罪魁祸首就是淮王。
淮王三次登陆英国本土,对英国进行过三次大屠杀。
根据统计,淮国三征英国,总出兵人数79万,战死超过40万人,纵然淮国一蹶不振,但淮国共屠杀人口在437万左右,俘虏妇女170万人。
现在,淮国里的英国人,居然是全球最多的。
根据户部统计,英国人入淮国国籍的,一共270万人,如何移民的,查无可查。
现在的英国,准确地讲,任何人都有汉人血统。
是任何人。
淮国三征英国,登上英国本土的,可不止淮国一个国家,而是非洲六王,加上楚国、隋国、卫国等十几个国家。
战争,是最快融合的方式。
这颗西非明珠,也因此染上了白色。
淮王之所以接纳了三千万异族,并且还在持续接纳中,他也有自己的心思。
他看上英国这块地盘了。
他想将自己二儿子,封去英国,做英国皇帝。
这件事他已经上疏给中枢了,奈何老皇帝迟迟没批,不知是中枢出了什么事情,还是老皇帝顾忌他势力太大?
英伦三岛,藩国一直占着爱尔兰。
老皇帝的意思是,从立功诸藩中挑出一个杰出皇孙来,封在爱尔兰。
淮王不惜巨大损失三征英国,就是想要英国本土,让儿子去继藩,所以他大量接收英国人,并入淮国。
从嵩王改国号为大顺,他也不想叫大淮了,他也想改一个国号。
他想改淮为殷,改为凤殷。
殷,这个王号一般不赏,看太祖封诸王,就不封夏商周魏这样的大国号。
凤殷,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这是商国的来源。
一向不着调的淮王,也有争霸的野心。
可中枢没批啊。
朱见溚并不知道,老皇帝正焦头烂额呢,哪有功夫管藩国的事啊。
直到朱佑柞在淮国做客几天后,他才收到换太子的消息,朱见溚都懵了。
“老爷子多大岁数了?还折腾啊?”
朱见溚傻了半晌:“老大就没半分孝心吗?老爷子那么大岁数了你还气他?”
谁不照顾老人,谁不知道照顾老人的苦。
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