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想填平成平原,搞种植业。
可临太平洋,没有山脉遮挡,种植个屁啊,天天台风灾害,什么也种不出来。
只能搞旅游。
但自然灾害把游客给弄死,又会造成国际舆论,又是大事。
楚王也很头疼。
楚太子朱佑榬提出,搞水产养殖,这种星罗棋布的岛屿,最适合水产养殖。
问题是,养出来的东西谁吃啊?卖给谁啊?
南美五国都不缺海,陆地上动物都吃不过来呢,谁吃海里的呀?还是养殖的,野生的不香吗?
大明是眼巴巴想吃,可运过去成本太高了。
朱佑杶在楚国盘旋几日后,便离开了楚国,前往南美最后一个国家,荆国。
荆国,科罗拉多河以南地区,包括麦哲伦海峡以南,全是荆国领土。
荆国领土面积是南美最小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却有1。9亿,比蜀国略多。
国家政策是无为而治,上面基本什么都不管,民间却富得流油。
因为荆王朱见淝没有儿子,他有十七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四十多岁的他,已经放弃了生儿子这件对他犹如噩梦的事情了。
大明诸藩中,唯一一个没有子嗣的藩王。
朱见淝哪里有精力处置国政,干脆交给内阁,无为而治最好了。
景泰五十九年时,他彻底放弃了生儿子,彻底摆烂了。
而所有诸侯王都想把儿子过继给朱见淝,朱见淝敬谢不敏,他的荆国,不想沦落外人之手。
所以,在景泰六十一年,他上疏老皇帝,请老皇帝收回荆国,想将荆国作为大明的一块飞地。
当时可把朝臣兴奋坏了。
南美地区实在太富了,谁不想尝一尝被老天爷逼着旋饭的滋味啊。
可老皇帝拒绝了。
大明疆域如此庞大,已经很难管理了,再加一块飞地,管理难度太高。
而且,大明和荆国发展不平衡。
从百姓幸福指数来说,荆国要比大明更幸福,但收入是不如大明的,并入大明,百姓会产生心理落差,时间长了终究还会独立的。
关键是太子不行。
老皇帝还担心本国疆土都保不住呢,哪里还会要一块飞地?
荆王也知道大明的窘境,上疏无非是堵住藩王过继的嘴,连他亲爹都没做主给他过继儿子,兄弟们哪有这个资格?
若是大明内藩,宗人府有资格,可他是外藩,是一个国家的皇帝,除了他爹娘外,没人能代他做决定。
这两年,他参照金国的政治体制,也琢磨出一套责任内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