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大量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从秦汉开始,汉人就懂得保护水土,若按照土着种地的方式,几百年就能全种成沙漠。
朱见浙在诸多皇子中,并不出色。
但他有一份大毅力。
和他大哥朱见淇很像,有韧劲儿,有耐心,愿意等。
许国从进口粮食国家,变成出口粮食大国,全靠干出来的,一点点改造出来的,一粒一粒粮食种出来的。
狮泉河改道是大明国策,绝不会动摇。
许国必须接受印度河被截流命运,必须得想办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修建大坝储存淡水资源,人工二次分配水资源。
朱见浙上疏皇帝,皇帝将治水司官员派来许国。
想方设法的利用水资源。
最终再次造就了印度河流域的腾飞,粮食亩产量逐渐暴增,景泰五十七年时,正式成为粮食出口国,而且越出口越多。
对于正在沙化地区,正在持续不断的种树。
种树这东西,不是一口气种一百万棵就可以的,是要根据土地承载力,计算出最大容树量,好好养护的同时,再慢慢地逐年增加。
不然树种多了,反而会造成荒漠化。
治理环境靠的是一个长劲儿,是个慢活儿。
朱见浙能力在诸皇子中排不上号,却很有长劲儿,这些年总计种树造林几百万亩,荒漠正在减少,人口正在增多。
人口增多,也不能损坏自然环境,明人和外夷不一样,明人对自己的土地都是非常非常珍视的,一点地甚至一粒土都舍不得浪费。
人口多可不意味着许国会成为霸主国。
按理说,许国有人口有地形,是有称霸资本的。
其实不能。
许国这地方,论地形,干不过隋国,隋国跟战国时的秦国差不多,占据函谷,我开心就出来抢劫,抢完了咱就跑,谁也打不着我。
这就是隋国敢四处叫号的原因。
奥斯曼也是这个地形,平头哥这么猖狂,因为地形优越性。
许国不行,攻打许国,只要打通了山脉,就一马平川大平原了,就像华北平原似的,那就是个跑马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人口,去宁国会吓你一跳。
印度五王里,许国人口不是最多的,甚至还排名倒数,根本没法称霸。
朱见浙也没有称霸的野心。
他喜欢搞建设。
他还是个设计师,这座新都城江都,一草一木,每一条街道的建设,都是他亲手设计的。
整个许国,是藩国里第一个铺设高速路的国家,也是第一个铺设铁路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