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明发展,是以夯实基础为主。
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走。
工程也是,不能想着快发展,今天铺好路,明年就拆掉,只要铺好了路,最少要用一百年。
不能用重复基建,来为官员创造政绩。
最好玩的是,就可一条路修,建了拆拆了建,其他的路都坏了也不管。
楼房也是,质量第一位。
以大明的耕地来计算,推广全民别墅的可能性不大的,没有充足的土地啊。
别墅这个概念,在景泰四十六年的时候,民间提出过一次。
遭到户部的否决。
大明严重缺少耕地,粮食问题才是大问题。
就连达官显贵的府邸,从景泰四十六年就不再批了,也不许买卖,只能和百姓一样去住楼房去。
就说京师,内城的很多烂房子,都被强拆了,用来建造博物馆、纪念馆等旅游型建筑,要么就规划成商圈。
整个内城,全是游客打卡地,每天云集海量的人口。
天下古城,都是这样规划的,内城保护原风貌,对老破小进行拆除,建造人文景区和商圈,把本地人都归置到外城去。
一环、二环,都是景区打卡地。
去年,皇帝提出房地产软着陆的时候,就有官员提出,可以用别墅替代房地产,再创造一波地产高峰。
就是说,放开别墅限制,允许百姓买卖别墅。
开始炒作别墅,让百姓买一波别墅。
这个办法不错。
根据统计,大明百姓净资产在10万存款以上的人,超过1个亿。
如果把这一亿人利用好了,就能创造别墅辉煌。
但皇帝却否决了。
他认为,中枢该支持热钱投资到高新技术行业,而不是炒一堆破石头,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
除非房地产无法软着陆,才会想办法,让热钱重回房地产,炒一波别墅。
现在经济发展态势很好,热钱已经抽离了房地产。
而且,主动权完全在大明手里,外面有强敌,国内也没有反动势力,由中枢泼墨写意,没必要给自己找不自在。
热钱,从房地产,流向了文娱、军工、新技术领域等新行业,暂时没必要抓着房地产不放手。
有序、健康发展,才是景泰朝的主基调,不能竭泽而渔。
说到石头。
大明现在很缺石头,加高兴安岭,在新省建造山脉,都需要石头,总不能混凝土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