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不断降级的。
百姓的知识储备是越来越低的。
从赋到诗,从诗到词,再到曲到就看得出来,审美在降级。
有一方面原因是,受众在扩大,越扩大,外围的新受众受教育程度越低,看东西越白。
这就是观众倒推创作者弱化。
好东西越来越看不懂,差东西越来越成为潮流。
劣币驱逐良币。
这不是现在就有的,而是从秦汉就开始了的,审美降级,是不停在降。
隋唐演义,还是皇帝硬塞给李东阳的。
李东阳是捏着鼻子上马,说实话,他宁愿给太孙讲课,都不想扯这个。
结果,他火了。
火得让李东阳莫名其妙,明明不入流的东西,你们就爱看?
李东阳理解不了。
他一直觉得,瓦岗寨的设定很脑残,把一群名臣名将写成了一群义气兄弟,几百年脑血栓才能想出来的情节。
没错,皇帝想出来的,其实是野史。
瓦岗英雄,绝对是隋唐演义里的名场面。
李东阳拗不过皇帝,只能出两个版本,一版弱化瓦岗寨的存在,一版是用瓦岗英雄做卷名。
结果,瓦岗英雄版,最有受众。
李东阳是搞不懂民间审美了。
隋唐英雄的热议还没过去,朝堂又颁布一本新书,北宋三部曲,杨家将。
由王华汇编。
由宋元话本和元杂剧中的有关剧目为基础加工整理而成。
王华最倒霉。
他听完杨家将的戏剧,就觉得瞎扯。
懂历史的都知道,潘美是名将啊,就连大明武庙里,都祭祀着这位呀,反而杨家差了一点点。
怎么到了杨家将里,潘美变成了大坏蛋。
王华的意思是,必须把潘仁美和潘美区分开来,这位北宋名将,皇帝每次追封、纪念币、随祀的将领里,都有他。
但杨业的死,确实和潘美有关,潘美受到了降级处罚。
所以,潘仁美被黑了一千年。
王华操刀,改编杨家将,在不改变潘仁美人设的时候,将潘仁美的战功写出来,潘美和杨业同样的战功赫赫,同样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