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吗?太子?”朱祁钰看向朱见淇。
朱见淇真没想到,老皇帝看似不掌朝政,其实对军中掌控牢牢的,不管何时,都能征召起大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这只是郭登一面之词罢了。
朝廷贪污严重,他就不信军中没有一份。
“告诉他,为何京营忠诚于朕!”朱祁钰觉得太子没救了。
“回陛下,回太子殿下。”
郭登回禀道:“京营与边军、新军互相替换,以边军和武学学生为基,补充新兵进来,才算成军。”
“京营随时调动,所有调动掌握在军机处里。”
“只有陛下加玺,才能调动,所以很多调动,朝野上下并不知道,军中也是保密的。”
“所以,京营之中,究竟是谁在掌兵,军队成员是谁,除了军机处外,无人知晓,即便军机大臣,知道的也是一支军队调动而已。”
“军中来源驳杂,兵员来自天南海北,随机组建,他们可能不知道领兵将军是谁,但肯定知道皇帝。”
“哪怕有人煽动造反,响应的也没几个人。”
郭登这么一解释。
朱见淇明白了,他秉政十几年,竟然搞不懂军机处的运作方式。
没错,军机处是掌握在皇帝手里的,太子是不能进军机处的,而军机大臣是勋贵担任的。
就算勋贵被文官收买,收买的也只是几个而已,整个军队的调动,除了皇帝自己,没有人知道全部。
所以皇帝才说,没人能造他的反。
至于勋贵的忠诚,更不用担心了,勋贵一门,那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所有人都住在京师。
只要一个人谋反,九族都得死,等于说,都不等皇帝抓,他们自己家族的人就把他绑到皇帝跟前了。
“还有一点,从景泰十二年开始,汉儿不为奴已经是铁律,各家不许蓄养家丁,有的只有夷奴,夷奴不可参战,所以夷奴没机会上战场上历练,就算有人蓄谋造反,养一万个夷奴,也成不了气候。”
郭登再教太子一个乖。
大明有仆从军,但不用国内的奴隶,用的是战争区百姓做仆从军,所以境内的夷奴,没有机会接触兵器。
这年头打仗方式都变了,得用火枪,而军械局和武器储放局是掌握在皇帝手里的。
这也是郭登被皇帝一问,差点吓尿了的原因。
没有皇帝圣旨,郭登也调不动一兵一卒,尤其铁路开通,宫城距离兵营,最快四十分钟,所以平叛是极快的。
就算有人占据了兵工厂也没用。
因为铁、硝等材料是限时供应的,有兵部条子,军机处大印,才能生产,就算得到了一些武器,没有足够的子弹,照样起不了势。
像军械厂这些地方,是多个部门互相挟制的,宫中、军中、朝中都掺了一手,彼此挟制,除非皇帝下圣旨,才能越过所有手续,不然都得走流程。
朱见淇一直没站起来呢,使劲磕头:“儿臣知道自己愚蠢,请父皇责罚。”
朱祁钰对他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