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看在钱的份儿上,不愿意去看这件事的弊端,而是极力鼓吹房地产的未来前景。
“陛下,就算您强按休止符,等太子登基,难道太子还能不做吗?”王竑一针见血。
皇帝你能压住天下资本,背离天下人的人心做事。
可太子能吗?
他有这个资本吗?他能不被如此巨大的利益蛊惑吗?
朱祁钰心乱:“王卿,别人见利起早,您难道也看不透彻吗?”
王竑今年七十了,是老资格了。
算得上朝中的定海神针,和商辂、彭时,并成为中枢三老,是皇帝最倚重是三个人。
“陛下呀,看得透彻又如何?”
王竑苦笑:“这是真金白银啊,谁不喜欢?以前中枢瞻前顾后,说来说去不就是差钱吗?”
“您忘了,前些年为了钱发了多少次火。”
“当时还担心农业税停收,中枢该如何发展呢。”
“现在财政收入这么多,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有钱,就有一切。
朱祁钰看向商辂。
商辂苦笑一声:“陛下的担心,老臣明白,无非是虚假繁荣,是泡沫。”
“其实百姓兜里并没有钱,但他们却被高涨的房价迷惑住了,愿意掏出兜里的钱,拿出来花。”
“而且,随着房地产爆发,各行各业的发展更显颓势。”
“所以您担心,一旦房地产暴雷,大明就会被崩得四分五裂。”
商辂看得透彻。
皇帝其实很讨厌这种没技术含量的发展,房地产是最没用的东西。
“可陛下,您总说工业化,工业化的资本从何而来呀?”
“大明没有去野蛮殖民,缺乏巨额原始积累。”
“根本无法推动工业化。”
商辂不愧是大牛,半路出家,对经济看得这么透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银行这些年,存了多少银子呀?”
“完全存在银行,给银行造成了极大的行政负担。”
“如今信贷行业发达,使得银行里躺着的钱,也流入了市场,再次撑大了大明的资金盘子。”
“有房地产推动,老百姓手里的钱,也被二次投到市场上,进行多次流通。”
“中枢的原始积累,有了;民间资本积累,也有了,老百姓呢,靠着房产,也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