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道:“所以,孙原贞收了钱,帮他们说话,朕就当做不知道,因为朕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坏了君臣三十年的感情。”
“老四,你是想问,为什么要写一封假奏疏?”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婆罗洲一年消失多少人,你们知道吗?”
“朕只是下旨,杀绝吕宋而已,其他地方,你们看到朕下旨了吗?可你们去这些新地就会发现,遍地都是明人。”
“土人呢?你们猜猜去哪了?”
“有些话不要说,你们当皇帝后,君威不重,不要像朕一样口无遮拦,要少说多做,要么不做,做就做绝了。”
朱祁钰又说回来:“而乌斯贜不一样,中华江项目上马,仅靠奴隶是无法适应高原气候的,朕需要本地人为朕效力。”
“所以,有些东西不能说。”
“你们看韩雍人畜无害,可你们真要去乌斯贜和朵思,就会知道,韩雍是个魔头。”
“可这影响朕用他吗?”
“甚至韩雍那倔脾气,对中枢的话从来当放屁,他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朕申斥过他吗?”
“只要他能打赢战争,他就是正确,朕就算不爽,也得忍着。”
朱祁钰笑道:“让你们多读书,不是让你们照着书上的去做,几千年的书了,你照着做就是傻子。”
“而要明白书里的道理,借古喻今,人生道理从古至今都是不变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是不变的,最重要的是,要汲取书里的智慧。”
“就说朕御极二十六年,你们问问冯孝,朕有一刻不看书吗?”
“你们只有比臣子读书读得多、见识足够广,才能压制他们,让他们不得不为你们卖命。”
“这就是御下之道。”
哪有那么多耍心眼的事,和训狗是一样的,就是看谁更强,人能把狗掀翻,压制狗,狗就把你当主人,若不能,你就是铲屎官。
“现在知道楚王的厉害了吧?”
“朕对楚王向来是不搭不理的,他十二岁才出阁读书,师父也只是随机挑的,教得也不上心。”
“可他在非洲,是怎么驾驭郭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登那老小子,傻乎乎地给侄子卖力,却不知道他侄子压根就没把他当姑父看,而是当一头黄牛对待。”
“架不住郭登蠢呀,乐意为人卖命,这就是御下之道。”
朱祁钰笑道:“楚王在京时,朕就让你们和他好好学。”
“现在明白,朕为什么把他封去北非了吧?朕这些儿子里,只有他,能扛住欧罗巴诸国的攻伐,在北非立国。”
郭登登陆索马里后,就打服了本地人,种植粮食,并不断往上运人。
去年冬天,朱见深先走的,如今登陆索马里的已经有22万大军了,后续还在运人、运粮食。
但并不顺利,主要是疾病横生,很多人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