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沥青路发展得这么快,和进口沥青有直接关系,奥斯曼遍地是石油,这东西根本就不值钱。
所以大明对奥斯曼垂涎三尺。
听说皇帝正在组织远征,为楚王打下一片地盘,作为封地。
还鼓动奥斯曼也铺沥青路,李侃怀疑这是为大明入侵做准备。
李侃乘坐快船入京。
一路上不耽搁,早晨开船,晚上就到达京师。
入京之时,他仿佛吓了一跳,这还是他认识的京师吗?
老京师只有九门,新京师竟有三十二个门,这是要修到五环啊?你敢信?
从城门进入紫禁城,坐马车要一个小时!
整个京师,全城都是沥青路。
遍地都是叫卖声。
卖什么的都有,他在交趾见过的东西有,没见过的还有,东方的西夷的,甚至野人的东西他们也有。
凡是世界上有的东西,北京城都能看到。
人头攒动,随处可见的都是人。
“京师何时变成了这样一座庞大的城池了?”
李侃却看到最惹人注目的是茅厕,为了方便京师人口,几乎一百米就设一个茅厕。
茅厕分男女,虽然在街上的女子非常少,但还是设了男女。
走进去看就会知道,女子只有一个坑。
毕竟大明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皇帝数次下旨,也改不了这个陋习。
李侃在马车上,看见川流不息的人流,惊讶得闭不上嘴,他觉得驩州就十分繁华了。
驩州人口高达百万人,是百越之地最大的城池,比汴京还要大。
可和京师比起来,差得太多了。
他估摸着,京师人口可能在五百万以上,立刻吓得一哆嗦,这么多人,万一造反的话,宫城能守住吗?
入宫之后,他看见阁部多了很多年轻面孔,甚至占据高位的,也变了面孔。
熟悉的人去世了好多。
李侃幽幽一叹,待禀报后,他进入养心殿。
皇帝在长篇累牍之中。
他偷偷打量皇帝一眼,年逾四十的皇帝,却不显老态,神采奕奕,脸上还挂着些许笑容:“回来了?上茶,待朕看完。”
李侃知道,这是皇帝的习惯。
“江西治理的好啊,今年一次叛乱没有,说明百姓是真的过上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