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是开拓新世界,贸易反而其次。”
姚夔是反对殖民的。
因为殖民,无非获得的是浮财,几年后财就散了。
只有小国才会殖民,鼠目寸光而已。
大国,只会开拓成自己的地盘。
大明什么都不缺,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只要把土着屠了,这块地盘就是大明的了。
大明能移来更多人来占领这些地方。
这就是大国的底气。
当然了,为什么前朝不考虑屠人,而是慢慢怀柔占领?
因为朱祁钰最有钱,移民是最耗钱的事,朱祁钰有的是钱,抗造,所以才能大规模移民,还不耽搁国内建设,还有余力发动战争。
就是皇帝太有钱了!
至于被移民的人乐不乐意,皇帝管那事?皇帝只要动动心思,下面就得办,管死多少人呢!
“既然是开拓新世界,就不能设置高关税,要低关税,才能鼓励人出去看看。”
白圭说到点上了。
“这……”
李贤皱眉:“白尚书可知,陛下为了开海,花了多少银子呀?”
“我大明上下,可谓是伤筋动骨啊,无比富饶的江南,没有十年缓不过来了。”
没错。
皇帝强拆江南,移走1700万人,这是让江南断层啊。
少说十年才能缓过来。
但同样的,江南也成了一张白纸,皇帝想怎么泼墨就怎么泼墨绘画。
“而且,陛下要少收农业税,鼓励百姓种地富裕起来。”
“还有一点,陛下要放开吏员限制,中枢的行政成本要提高三倍还多。”
“如果不从关税上补贴回来,如何负担整个大明正常运转?”
李贤道:“这些年,修路、建城、打仗、移民,都是陛下的内帑在掏钱,如果换成国库来承担,怕是一百年也做不完。”
他坚持认为高关税。
白圭也在思考。
没人担心逃税的问题,只要在大明这片土地上,就没人能赖得了朝廷的钱、陛下的钱,除非不要九族了。
“不如这样,先行高关税,然后看情况适当减免。”王复建议。
李贤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灵活控制关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