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都知道,给皇帝做工,最公道最稳定的了,不用担心不给钱,也不用担心人死了没抚恤。
所以很多人想用命去换抚恤。
第一年治水,速度很慢,因为死亡率太高。
第二年有了奴隶后,进度加快。
截止景泰十一年十月,河套已经治理完毕,预计五年内,就能彻底根治黄河。
但是,真费奴隶啊。
仅景泰十一年,就死了76万奴隶。
如今奴隶稀缺,治水司请中枢不要大搞屠杀,把奴隶运到黄河上来。
“追进度,也不能这么用人啊,那都是朕的钱啊!”朱祁钰咬牙切齿,连仲是真不给他省钱啊。
冬季,治水司也不歇着。
冬季在南方治水,勾连水道、清理滩涂、炸毁礁石等等事情。
冶铁司也喊着稀缺奴隶,请中枢多运奴隶到铁厂。
以前不用奴隶,死的就是明人了。
皇帝心疼百姓,就用奴隶顶上,但花的是皇帝的钱。
朱祁钰看完治水司和冶铁司的奏疏,提笔在奏疏上重批。
批完之后,又打开工部呈上来的奏疏。
工部把景泰十一年的全部做工情况,全部写了出来。
朱祁钰凝眉:“修缮宫中?这是什么款项?”
“皇爷,是安装宫中玻璃呀。”冯孝提醒。
“怎么花了17万?这么多吗?”
“皇爷,奴婢倒是知道一二,因为京中做工工钱高了不少,毕竟现在京师百姓都富了。”
“那也有点贵了,让户部查查,装个玻璃花这么多钱?”
朱祁钰有时候特别大方,有时候又特别抠。
“奴婢遵旨。”
看了一下午奏疏,朱祁钰站起来活动活动身体。
趁着皇帝休息的间隙,冯孝道:“皇爷,淑妃娘娘打发来问了,请您去永和宫?”
“哦?谈妃可是对印度医书有独特的见解?”
朱祁钰来了兴趣:“让永和宫准备膳食,朕去永和宫用膳。”
说着,就乘坐御辇去永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