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22章 这是朕的大明(第11页)

第322章 这是朕的大明(第11页)

这跟后世不一样,后世是用纸片子修路,纸片子可以随便印,但银子不是啊,银子是有数的。

也有好事。

朱祁钰往后看,户部统计,今年收入国库的预估2300万银子,达到大明立国以来财政之最。

这还是蠲免了数省税赋的情况下的,也不是明后期通货膨胀的银子,而是严重通货紧缩时期的两千多万!购买力超级强的年代!

主要来源,是商税。

南木北运,修桥补路,各种工程促使了一批一批商贾兴起,皇帝前脚杀,后脚有商贾崛起。

仅商税,大明收入1300万两银子。

是大明立国以来之最。

另一个纳税大头,竟是广州市舶司。

大明彰显国力之后,无数商人来大明贸易,虽然大明杀人够狠,但东西确实畅销全球,全球都离不开大明。

景泰十一年,广州市舶司纯利润高达270万两。

因为皇帝下旨,大肆收购西夷之物。

导致景泰十一年,无数西夷商品、书籍涌入大明,尤其是书籍,大明是用高价来收。

其次是种子,本来葡萄牙商人是绝不卖给大明的。

但被大明屠杀几次,葡萄牙商人老实了,不止卖玉米种子、土豆、红薯、辣椒、花生、木薯种子都卖。

价格也高,市舶司眼都不眨,直接买,树苗、作物苗也买。

景泰十一年,南方也出现了土豆和地瓜。

中枢已经下旨,令天下普及新作物,人多力量大,全国上下都在荒地上种植新作物。

大大加快新作物普及的速度。

大量西方书籍进入大明,朱祁钰令四夷馆翻译出来,令天下学者研读。

皇帝爱书,自然天下爱书。

西夷书籍在大明泛滥,还有很多人学夷语,想去西夷看看。

大量瓷器、丝绸、茶叶销往西方。

而开海之后,大明就会放开对商品的管制,允许商人私下与西夷贸易,但需要缴纳关税。

“广州市舶司做的很好啊。”

“明年增设钦州市舶司、泉州市舶司、宝州市舶司和金瓯市舶司、上海市舶司、对马市舶司、天津市舶司、大连市舶司、登州市舶司和宁波市舶司,加大与外国贸易。”

“若关税和商税能撑起财政,朕的改革就是大成功。”

朱祁钰继续往下看。

户部又写着广东的繁荣,尤其在荡清倭寇之后,广州贸易呈现井喷之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