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谥号的权力,在文官手里,皇帝可管不到。
这是他在南京,和在北京的于谦过招。
陈友不过是牺牲品罢了。
“陈友一死,吐鲁番又丢了,可惜了。”
朱祁钰叹息:“给内阁去旨,挑一个名将去甘肃掌兵,寇深岁数也不小了,不要在前线奔波了。”
冯孝目光一闪,皇帝是担心寇深的身体吗?
“再从宫中派人,安抚讲武堂诸生的情绪,切勿因噎废食,当学好本事,以待日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冯孝瞳孔一缩,皇帝这是要借讲武堂诸生的手,削了于谦的荣光。
讲武堂的学生,日后会成为军中的中流砥柱。
陈友的死,可谓一石二鸟。
他忽然有点恐惧于皇帝了。
皇帝很少露出真面目,只有特殊时候,才会偶然露出真容……
“这南京的天儿啊,是太热了。”
朱祁钰一个北人,真的住不惯,受不了南方的夏天。
而在交趾,交州。
方瑛叩接圣旨,圣旨对方瑛的功劳大家肯定,钦封为交国公。
大明第四个国公诞生。
用交字,来彰显他方瑛的战功。
原河内,就是现在的新交州,塑造了方瑛、陶成、夏埙、边永等人雕像,和安南王宫遥遥呼应,杀人诛心。
安南、占城王室的宝物,都送去北京了。
据说皇帝打算建个园子,摆放战利品。
方瑛已经和朱英交接完毕,朱英驻入交趾新省治驩州。
方瑛这是回广西的路上。
他很清楚,荣封国公之后,两广总督的官职也要拿掉了,他要回京养老去了,除非有特殊战事,才需要他出战。
方瑛很清楚,近三年,他立功太多,晋升太快,需要时间消化战果,并且要建立勋贵中的新山头。
这是皇帝要看到的,国公有国公的用法。
他虽在南方,却对京师之事,了如指掌。
京师三案频发,陈友案,显然是于谦试图反抗炮制出来的。
皇帝反败为胜,削了他的文官之权,如今只剩下武勋邢国公。
所以,皇帝需要他方瑛这位交国公,回到京师,挟制于谦,分摊于谦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