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南京过完除夕,再返回北直隶。
他要在南京待上半年时间,把所有该做的事情彻底做完。
“陛下,共管吐鲁番,也是一计。”
朝臣认为陈友做得可以。
哈密暂时不移民人口,而是给甘肃兵在哈密分地,让这些兵成为哈密的本地人。
至于还有活着的哈密人,则进行收拢、汉化。
“诸卿,知道往西打,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吗?”朱祁钰问。
“宗。教问题。”
“据朕所知,东察合台汗国已经全盘伊化。”
“哈密也有伊化的征兆,好在国朝快速收复哈密,才将伊教阻隔在哈密之外。”
朱祁钰对伊教是恐惧的。
朝臣轻轻点头。
蒙古人那么强大,和伊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蒙古人悍不畏死?
不是天生的,都是伊教的作用。
这东西用得好,能狂化兵卒,但兵卒狂化之后,未来可就不好管了。
“朕设宗录司,对教派问题,不反对、不支持、不提倡。”
“存在即合理。”
“朕没办法抹杀,只希望这些教派,是柔和的、宽容的、是向着大明的。”
朱祁钰道:“但是,像蒙古人以前信的,朕看了都觉得恐惧。”
“蒙古人能征善战,不是天生的,而是这些教义给教导的,教导成了战争机器。”
“所以呀,朕在漠北,每占一地,就建造大批寺庙,并修改古兰经部分教义,劝牧民向善。”
“统治西北,也是一样的道理。”
“必须建造大批的寺庙,让那里的人信佛,若不信中原的佛,就信臓区的佛,切勿磨掉凶性,方能为朕所用。”
朝臣表示支持。
“但是呀,佛教、道教过于柔和,和伊教比起来,几乎没什么可比性呀。”
朱祁钰话锋一转:“朕欲启用黄教,用黄教抵抗伊教。”
反正都算是华夏宗教,用谁都没有问题。
佛教也可析出一派来,和黄教、伊教抗衡。
“陛下,老臣以为,可翻译黄教教义,翻译成臓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黄教在漠北缺乏历史,咱们就给他们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