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和睦的很。
闫玉看得直乐。
朝会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大多数朝臣攻击英王,都是因为那一大笔西州之财。
由此可见,朝廷是真缺钱。
其他更重的罪名,蔑视君王啥的,在这笔重财的衬托下,都成了浮云,吹过就散。
英王的献礼之说,其实站不住脚。
他之所以能舌战群儒而不败,是因为他将脸面暂时抛在一边,无赖的说辞,死犟的狡辩。
全场下来,那脸从头到尾红通通。
不是吵红的,多半是羞红的。
回到王府,英王会自闭一会,缓个一两天。
这个时间段,王府门口难得的清净。
直至英王缓和好,王府大门前又恢复门庭若市的模样。
本次秋试得中的考生,眼巴巴的等着见他们亲爱的座师——英王殿下一面。
京城的秋试与关州同步结束。
刚接下这差事时,英王还好,闫老二如临大敌,考试那几日,吃睡都在考场。
考生考了几日,他就跟了几日。
进考场前,也顾不上辣眼睛,一堆一堆的给人看光光,考篮翻得仔仔细细。
考试中,巡视全场,那腿就倒腾的没停下来过。
人家写字他盯着,人家入厕他跟着。
天晴担心书生们闷着渴着,使唤人给挨个添水。
天阴担心下雨,架着梯子上房看瓦有没有漏的。
到了晚上,那火烛被风吹得晃晃悠悠就像闫老二的小心脏,生怕他们谁不小心碰了烛火,给自己连同考棚烧着了。
听说往次考场有自己给自己点着烧死的考生。
闫老二听了只觉难以置信。
着火不知道跑吗?
考傻了不成!
他只得苦口婆心的劝晚上不睡觉还在点灯熬油写写写的考生歇歇吧,别写了,白日再答好不好?
后来还是一考场老吏听他嗓子都说哑了,稍微指点了下。
闫老二这才恍然大悟。
带着一队人横着膀子在考场上晃,腰间的刀鞘拍得啪啪响,恶狠狠的喊灭火烛!睡觉!
有那动作慢的,他让人抢了火烛就往水桶扔!
使劲扔,有响的那种。
他如此凶恶,就问这些考生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