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还谢诸葛,便可杀也。”
当靳详回到山上将郝昭的话如实禀告后,诸葛亮倒是不禁对郝昭高看了一眼。
就是诸葛亮身旁的汉将在听到郝昭的话后,却不由得冷笑连连。
都死到临头了,还嘴硬啥呢?
一众汉将见劝降无效,就齐齐建言诸葛亮重新发起进攻,遂了郝昭的愿。
可一众汉将的请战,诸葛亮并未允准。
嘴硬的人诸葛亮这辈子见了不少,只不过诸葛亮知道眼下魏军被困在山谷中粮草断绝。
在没有粮草补给的情况下,不出三日就算郝昭不改变想法,他的部下可能也会忍不住绑缚他求降的。
当下的诸葛亮身体康健,并不缺等待几日的耐心。
信使之所以来到汉军大营中没见到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生性谨慎。
哪怕那近万魏军当下很难再掀起什么风浪,但诸葛亮还是选择亲自在山谷之上静待着局势的变化。
而杨仪就是诸葛亮留下来,为汉军看守大营的人。
杨仪自然是知道诸葛亮在何处的。
在不断急躁的喊来两匹骏马后,杨仪就带着信使,一同驾马飞快地朝着那处山谷前去。
整座山谷外早就被汉军团团包围起来,当然以杨仪的身份,他是不会受到阻拦的。
在带着信使连续闯过几处岗哨后,杨仪与信使很快就来到了山下。
看着眼前那狭窄的山道,急切的杨仪一把将信使拉下马来,然后朝着山上不断跑去。
而这几日来一直在山上的诸葛亮,他也提前一步从岗哨口中得知了杨仪到来的事。
听到杨仪竟然擅离大营,诸葛亮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难道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心中疑惑的诸葛亮急忙从座上起身,朝着山道走去。
一方向上,一方向下,加上两方的速度都不慢,于是诸葛亮与杨仪很快就在半山腰处相遇。
在与诸葛亮相会后,累的气喘吁吁的杨仪直接将身后的信使拉到身前,然后指着这名信使对诸葛亮言道:
“丞,丞相。
长安大捷!”
听到杨仪的话后,诸葛亮眼中的疑惑之色,瞬间被震惊之色所掩盖。
长安大捷四个字意味着什么,诸葛亮又岂会不知?
而就在诸葛亮震惊的时候,那名信使见是诸葛亮当前,他终于也自觉地从腰间的信囊中拿出了那份战报递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信使的主动,看的一旁的杨仪吹胡子瞪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