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徐盛那里出了点意外,但徐盛好歹勉强也算将陈到的援军牵制在了洈山附近。
除去徐盛那方面外,江陵通往公安的陆上各条要道,皆有吴军的精兵强将驻守。
至于水路,想起方才刚刚看到的众多铁索,潘璋压根就没担心过这一点。
而在水路,陆路皆被己方牢牢控制的情况下,就算是糜旸及时从宛城返回,又能有何为呢?
说实话潘璋还有点希望,糜旸能够亲自回到江陵城中。
这样当糜旸看到那铁索横江的场面后,脸色定然很难看!
一想到这一点,潘璋就突兀地在诸位属下面前大笑起来。
众属下不知潘璋为何突然发笑,可想到当下己方占据的优势局,他们也被潘璋的笑声带的大笑起来。
真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呀。
但潘璋不知道的是,正如他所愿那般,回到江陵的糜旸,的确在观察着长江上的众多铁索。
只是糜旸的脸色,却一点也不难看。
望着在江水的带动下,略微有所起伏的铁索,糜旸对着身旁的魏延说道:
“吴国的工匠,在偷工减料呀!”
听到糜旸的话后,魏延差点笑了出来。
依照当世的常识,若是足铁的物件,是应该直接沉入江水中的。
哪怕长江的水位有所下降,又岂会有些部分会显露在江面上呢?
从这一点足以证明,吴军近年来打造出的铁索,绝不是全身内外都是精铁锻造。
不过这一点也属正常。
虽说自春秋以来,吴越地区的冶铁业就一直发展的不错,可再怎么发展,也要受到时代的局限。
长江的部分流域,面积是不小的。
要想打造出,完全阻隔那部分流域的铁索,是个相当巨大的工程。
东吴不是苏联,他没办法在短时间内,以最高质量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
而吴国工匠“偷工减料”这一点发现,无形中会让汉军接下来的行动,更加顺利起来。
糜旸再次看向一旁的魏延说道:
“今夜,不要让孤失望!”
糜旸话语中的嘱托意味很浓厚。
知道内中紧要的魏延,连忙对着糜旸一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