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现在说到康王汪海洋,顺便说一下天王洪秀全乱封王的问题。
大家现在发现一个问题没有?
前面讲李鸿章攻克苏州杀降的时候,太平天国有个叫康王“”汪安钧“”的人。
可现在太平天国“”康王“”却叫汪海洋,怎么一个国有两个康王,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不是搞错了?
其实真没搞错,太平天国真有两个康王,前期康王的名号是汪安均的,可汪安钧背叛太平天国投降了李鸿章,又被李鸿章弄死。
虽然他死了,他这种行为属于太平天国内部的叛徒,是不值得原谅的。
所以天王洪秀全撤销了叛徒汪安均撤销了他的封号,然后册封对太平天国忠心耿耿的汪海洋为康王。
所以出现了两个康王。
但是这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天王洪秀全大肆封王,他封了哪些王最后自己都记不清。
王封的太多,一是记不清,二是汉字就不够用了。
汉字不够用了怎么办?,办法也很简单,那就一王多封呗!
所以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了许多人共用一个王的称号,比如说
奏王苗沛霖,奏王赖世就。
奉王古隆贤,奉王黄朋厚。
梁王张宗禹,梁王林国钧。
等等等等,太多太多。
一王多封这种奇葩的现象在太平天国很常见,有可能是天王洪秀全觉得汉字不够用了,所以就搞得重复。
也有可能他是封王封的太多,都记不清哪些人封了什么王,所以又把已封过的名号给别人再封了一个。
。。。。。。。
1863年8月中旬,左宗棠是水师副将杨振墨指挥几十艘楚军水师战船与太平军在富阳城外的富春江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水战。
这次是楚军水师主动对太平军发动进攻,太平军水师被迫迎战。
双方正式为富春江的控制权展开争夺,富春江的控制权很重要,太平军控制富春江,那么可以通过水陆不断的往阜阳城运送粮食物资。
倘若,楚军控制富春江,那么就切断了太平军来自江面的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