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多。要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仅靠乡镇企业和农村多种经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重点产业上下功夫。
黄原历史上虽然是个相对落后的地区,但实际上蕴藏着丰富的发展潜力。这里有着石油、煤炭和广袤的森林资源。
田福军思考着,单是石油开采如果能达到一定规模,就能创造可观的效益。此外,现有的炼钢、纺织、水泥等企业的规模也需要进一步扩大,目前的产能还远远不够。
不过,设想归设想,实际困难也不小。主要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交通条件有待改善,二是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外地人才不愿来,本地人才又容易流失。。。经过认真研究,田福军决定召开一个工作会议,邀请各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讨对策,集思广益。
忙完了手头堆积如山的工作,田福军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踏着夜色回到了地委家属院。
推开家门,一股熟悉的饭菜香扑面而来,而更让他惊喜的是,客厅里传来了女儿田晓霞清脆的笑声,侄女田润叶也坐在一旁。
“爸!”
田晓霞见到父亲,立刻像只欢快的鸟儿般迎了上来。
田润叶也站起身,温婉地笑着打招呼:
“二爸,您回来了。”
田福军顿时觉得满身的疲惫一扫而空,脸上绽开了发自内心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哎呀,晓霞,润叶!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一边说着,一边脱下外套,目光慈爱地在两个晚辈身上流转。自从女儿去了省报工作,父女俩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每一次团聚都显得格外珍贵。
田晓霞挽住父亲的胳膊,解释道:
“我们也是临时决定的。我回来看看您和妈,顺便陪润叶姐去看看……丽丽姐。”她的话语在提到杜丽丽时,稍微停顿了一下,声音也轻了些。“我们刚从她家出来。”
听到“杜丽丽”这个名字,田福军脸上欣喜的神色淡去了几分,转而浮现出一丝复杂的唏嘘与感慨。
他和杜正贤共事多年,都是从原西县走出来的,算得上是同根同源的老相识。杜家发生这样的变故,绝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事情。
在他看来,这场悲剧固然有杜丽丽自身行为失当的原因,但杜正贤夫妇平日里对女儿的疏于管教和纵容,恐怕也难辞其咎。他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在这个沉重的话题上多谈。
为了转换气氛,田福军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带着几分神秘和喜悦对女儿说:
“晓霞,有个好消息告诉你。前阵子你乔伯伯来市里检查工作,代表组织和我谈了话。”他口中的“乔伯伯”正是乔伯年,田晓霞作为省报记者,自然清楚这位领导的分量。
田福军顿了顿,看着女儿好奇的眼神,公布了答案:
“下个月,我就要被调到省城工作了!到时候,咱们一家就能在省城团聚了!”
“真的?!太好了,爸!”
田晓霞惊喜地几乎要跳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光彩。这意味着她不用再忍受与父母分离的思念,周末可以经常回家,能更好地照顾逐渐年迈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