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小会议室的氛围凝重而微妙。
关于岳江峰同志职务调整的议题正在讨论中。
大长老并未亲自出席,但会议的方向却清晰地遵循着他电话沟通中定下的基调。
几位常委神色严肃,陆续发言。
“……江峰同志在中纪委工作期间,总体是勤勉的,但在处理张卫东同志被不实举报一事上,确实存在程序瑕疵和考虑不周之处,造成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这与其岗位职责的要求存在一定偏差。”一位常委语气平稳,却字字敲在关键点上。
“我同意。纪委工作关乎干部声誉和事业大局,尤其涉及卫东这样在一线冲锋陷阵、政绩突出的改革干将,更应谨慎稳妥。事后澄清机制缺失,反映出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有待加强。”另一位常委接口道,态度明确。
“政协工作同样重要,需要经验丰富的同志去加强协调服务。我认为,调江峰同志任政协副秘书长,是合适的,也能让其在新岗位上冷静反思,改进提高。”
讨论几乎是一边倒,很快便达成了共识。
一份关于岳江峰职务调整的建议方案迅速形成,只待履行必要的程序。
会议的效率之高,本身就传递出不容置疑的信号。
与此同时,岳江峰正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赶往张卫东在京城的临时办公室。
他刚刚在电话里,用尽可能诚恳的语气,向张卫东通报了中纪委最终的正式结论——所谓“现金风波”纯属子虚乌有,是一场别有用心的诬告,并代表组织向张卫东同志表示歉意,同时提出要当面致歉。
电话那头的张卫东,语气平静得听不出任何波澜,只是淡淡地表示“服从组织结论”,“岳书记辛苦了”,并同意了他的来访。
这反而让岳江峰心里更加没底。
办公室门被敲响,赵永志开门后,恭敬地将岳江峰请了进去。
张卫东从办公桌后站起身,脸上带着公式化的微笑,伸手与岳江峰握了握:“岳书记,还劳您亲自跑一趟。”
“应该的,卫东同志,这次的事情,我必须当面跟你说明情况,并表达诚挚的歉意。”岳江峰握住张卫东的手,用力晃了晃,脸上堆满了歉意,语气显得十分沉重,“我们的调查工作不够细致,尤其是在后续处理的问题上,做得不够及时周全,给你个人带来了困扰,也给科技特区和‘悦容’品牌的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我作为主要负责同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向你检讨!”
张卫东不动声色地抽回手,指了指沙发:“岳书记言重了。配合调查是党员干部的义务。清者自清,现在组织上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结论,还了我清白,这就足够了。请坐。”
他的回应滴水不漏,既没有表现出愤怒,也没有丝毫热络,完全是一种公事公办的疏离态度。
岳江峰是什么人,他自然听出了张卫东内心的态度。
或者说,到目前为止,张卫东并没有原谅他。
岳江峰坐下后,继续解释道:“我们也没想到,内部正常的核实程序,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在外面掀起这么大的风浪。这确实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也暴露出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大长老已经对此提出了严肃批评,我们一定深刻反思,坚决整改。”
他将大长老抬出来,既是表明自己承受的压力,也隐含着一丝希望张卫东看在大长老亲自过问的份上,不要过于追究的意味。
张卫东闻言,只是微微颔首,语气依旧平淡:“组织的监督和批评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我完全理解。大长老日理万机,还为我这点小事费心,令我深感不安。也请岳书记回去后,代我向大长老转达我的感谢,感谢组织的信任和爱护。”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对大长老和组织的感谢,完全回避了与岳江峰个人之间可能存在的“谅解”,姿态做得极高,却又将岳江峰隔在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