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楠带着勤务员去做午饭了,三人进到了赵刚的书房里。
沉重坚固的木门将一切喧嚣挡在了外面。
老师长缓缓坐到椅子上,摸了摸烟盒。
李爱国呲溜站起身从烟盒里取出一根烟递给老师长,划着火柴给老师长点上。
又给赵刚递了一根,同样点上。
这才给自己也点了一根。
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
老师长抽口烟道:“李司机,我听赵刚讲过,你这人特滑头,原本不相信,现在却信了几分。”
“这是我对于您们这些为了解放流血牺牲老前辈的尊重,哪能是滑头呢!”
老师长哈哈笑道:“。你这么说的话,这根烟我还真得抽完不可了。”
从艰苦岁月中走过来的人,锻炼出了铁一般坚强的意志,却留下了千疮百孔的身体。
老师长和赵刚一样,现在抽烟都有定量。
几人闲扯几句,老师长话音一转,看着李爱国,沉声问道:“据赵刚讲,你对边疆的形势有很深的理解,并且还研究了应对的办法。”
书房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空气也变得沉重了不少。
李爱国这会也明白了,老师长之所以留他在这里,恐怕就是为了讨论这些事儿。
只是这种事情,是一个火车司机能够讨论的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到李爱国神情拘谨,老师长哈哈笑:“赵刚提到过,你这人特别谨慎,我原本是不相信的。不过现在却信了几分。
咱们今天的讨论,只局限在这个屋里面,就当做朋友间的闲谈,出了屋子咱们谁也不认账。”
赵刚也随声附和:“老师长对于边疆那边的问题十分关注。爱国,你有啥看法,就直接讲出来吧。”
屋顶的白纸灯泡滋滋作响,李爱国抽口烟,道:“武器和人员配备方面,您是行家,我这个门外汉就不班门弄斧了。
我现在对于高原运输有一个新想法。”
闻言,老师长的神情顿时严肃了起来。
边疆属于高原地区,运输物资是决定胜负的重要条件。
“小同志,你有什么看法,赶紧讲。”
“却贝尔卡车,大量的却贝尔卡车!”李爱国解释道:“这是一种来自匈牙利的卡车,特别适合高原地带运输的卡车。现在京城的汽配厂已经开始仿制了。”
老师长眼睛一亮。
阿三一方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公路修到山下,坦克、重炮。战车都可以上战场。
而我方需要翻阅四五千米的大山。
老师长曾经计算过,需要动员二十八万民众用连个月的时间,才能够为一线八千展示运送出一个月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