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552章 老山多来访陈雪茹要传承传统文化(第8页)

第552章 老山多来访陈雪茹要传承传统文化(第8页)

“只有五个。”

梁拉娣有些郁闷的说道:“电动缝纫机还是太贵了,有很多住户都舍不得。”

“梁拉娣,你只是兼职,兼职就该有兼职的摸样。”李爱国道。

“兼职的模样,你是说有人眼红”

梁拉娣仔细一想,后背泛起一股凉意。

她现在每个月靠着改造电动缝纫机挣到的钱,就足以抵得上别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爱国兄弟,你提醒得对,我以后会低调一点。”梁拉娣重重点头。

李爱国清楚梁拉娣这人看上去咋咋呼呼,其实是个聪明人,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下午的时候。

李爱国带着陈雪茹去了陈记裁缝铺一趟。

陈雪茹把老山多的刺绣让陈方轩瞧了。

陈方轩连连称赞:“没想到外国也有手巧的刺绣工啊。”

“爹,我听老山多讲过,人家这种刺绣已经是传统文化了。咱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发丝绣,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呢。”

陈雪茹瞪着大眼睛说道:“爹,你能不能教教我?”

李爱国闻言瞪大眼,上下打量陈方轩。

没想到这老丈人竟然还会失传的刺绣技艺!

在后世,世人皆知传统刺绣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

其实在民风粗狂的大葱省,还有一种风格独特的刺绣技艺,叫做鲁绣。

《先师孔子绣像》《竹林七贤》《六骏图》《东方朔像》都是鲁绣的代表。

发丝绣是鲁绣中的极品,在唐代属于艺术贡品。

在清朝《顾绣考》书中有“远绍唐、宋发丝绣之真传“的记载。

被大英抢走了的《东方朔像》便是用了发丝绣的技艺。

发丝绣的特点是人发与丝线的结合施绣,包括人发的单独使用、人发和丝线的掺用。

绣制工艺复杂,绣制时间长,创作一副作品,动辄需要数月时间,所以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

面对陈雪茹的请求,陈方轩显得有些犹豫。

他出身大葱省的裁缝世家。

确实从祖辈那里得到了发丝绣的传承,在解放前还自娱自乐,创作了几幅发丝绣作品。

只是陈方轩很快便意识到,随着洋布的出现,发丝绣这种古老的东西,已经没有了市场。

靠着发丝绣没办法养活自己,更别提成家立业了。

陈方轩便放弃了继续研习,拜了一位二把刀裁缝,专心帮人做大褂,做洋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