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吧,倒是有点实际的干货了。
在这个时代,是免不了要跟世家大族打交道的,而以颍川世家为首的中原世家,也不可能不寻求在朝堂上的利益一个不受到朝堂约束的势力,诸葛亮是怎么也不会放心的。
里面居然记载了,曹叡临终前,宣诏托孤的种种细节。
再加上。抛开内部纷争不谈,现在也确实不是什么北伐的好时机。
可问题是,这事儿你搁那些寻章摘句的书呆子身上好用,在场的哪一个不是人精?!
很显然,就李严的人性来说,他更倾向于后者。
颍川世家不可能去主动联系张溪,凭白给自己增加一层“染指军权”的嫌疑,诸葛亮也不会允许颍川世家把手伸向张溪,敢伸手的话,诸葛亮就不介意剁手。
<divclass="contentadv">嘛,扯的有点多了。
再加上诸葛亮开了那么一个口子,要求本郡出身的官员不得在本郡任职可对东州派来说,他们是利益团体,不是地域团体啊。
这就导致了东州派的人,一瞬间都成了香饽饽,成为了益州派和荆州派争相争取的目标。
这事儿吧,听起来好像没啥大不了的,但实际上,真的很重要。这意味着,哪怕以后颍川徐氏后嗣无能,也可以在颍川世家的支持下,继续在朝廷任职,保持世家豪门的地位。
所以这个时候的李严,其实也不是特别赞成发动什么北伐。内部的利益分配都还没有解决呢,谁有心思去外面打仗啊。
暂时解决了大义上的问题,诸葛亮还想继续劝说剩下的人,可这个时候,徐庶站出来了。
他没有直接回答徐庶的问题,而是转身,来到自己的案几前,细心的打开一个小匣子,从里面拿出了一封卷轴,递给了徐庶。
只可惜,陈泰是降将出身,至少在五年内,陈泰是不可能获得大汉朝廷内部的信任的,也就是说,如果颍川派主推陈泰的话,在大汉朝廷内部就得丧失至少五年的话语权。
这操作,实在是有点太熟悉了。上次北伐,诸葛亮就是这么操作的,从而一举确定了北伐计划。
这下,不仅徐庶诧异了,在座的所有人,都诧异了。
而庞统呢,根本不用说,他就是荆州派的代表人物,现在不仅要面对外部中原世家的威胁,内部还得协调好跟益州世家之间的利益分配,还需要争取东州派的支持。他也没心思搞什么外战。
因此,颍川世家大族派人跟徐庶私下接触,希望徐庶能站出来代表颍川世家的利益,而作为回报,徐庶将会被颍川世家大族所接纳,一下子由寒门成为世家豪门。
“丞相岂不闻“大其不伐丧也”?!”李严站出来,对着诸葛亮拱手说道,“曹魏虽为仇讎,然丧其主,此时伐之,不仁也!!!”
至于徐庶徐庶现在是颍川派推到前台的一个代表人物。
而等到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完了这封密信后。更诧异了。
而诸葛亮对此的应对,也实际了很多。
这封密信的内容,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世家大族几辈子的奋斗,不就是为了这个嘛。
“正方既读《公羊》,岂不闻“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曹贼弑君篡汉,汉室倾颓,幸有先帝于西川继承大统,嗣武二祖,重兴汉室若我等因丧而不伐罪,何为人臣也?!”
而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曹叡如何在临终前欲托孤曹宇却被拒,又是如何接受了孙资和刘放的建议,临时增加司马懿为托孤重臣,让司马懿和曹爽共掌朝政的细节。
这种事情,根本不是一个密探能查探到的事情。
所有人看完了这封密信后,都对诸葛亮投去了质询的眼神。
甚至,大家都已经猜到了,这个一直被诸葛亮单独保护起来的密探,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