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屯田民的生活质量这些贱民有口吃的能活着就可以了,还指望过多么好的生活么?!
可现在,曹叡要征召屯田民为兵,哪怕是精选士卒,必然也会严重影响到各地屯田所的收入。屯田所赋税收入会因此降低,而操练这些屯田兵的军费收入又会提高,这一出一入,差距可就太大了。
这么一搞的话,财政漏洞就会非常的大,而你又没法指望那些世家大族做出让步来补贴财政漏洞,最后各地官员还是只能在屯田民上想办法找补。到了那个时候,恐怕连“六公四民”都不会有了,一些地方官要是心狠一些,“八公二民”也不是整不出来。
到了那个地步的话,所谓的屯田制度,也就算是毁了,这些流民活不下去,必然会造成地方动荡结果好一点的,流民被世家大族收纳,重新成为隐户,结果不好一点,恐怕要重现黄巾之乱了。
为此,陈群不得不站出来反对,甚至不避忌讳的,把这里面的一些原因,跟曹叡讲清楚,说明白。
曹叡听完了陈群的讲述后,一阵气恼,但又一阵无力。屯田制度本来应该是太祖武皇帝为了大魏做的最后一道保险,结果现在在陈群嘴里,动用屯田兵,反倒成了大魏动乱的根源。
这是真正的根源么?!
真正的根源,不应该是世家大族们贪得无厌,不停的兼并土地,隐匿丁口,少交甚至是不交赋税的结果么?!
曹叡其实内心很清楚,但。大魏现在能在蜀贼的军事压迫下,依然能保持住战线,维持住一战之力,靠的并不是百姓的支持,而是中原和河北的世家大族们,依然还是站在大魏这边。
这种时候,曹叡能选择跟这些世家大族们翻脸,强令这些世家大族清查田亩,释放隐户,补交赋税么?!
曹叡要是敢翻脸,明天河东,河内,甚至颍川郡,都有可能直接投降蜀贼,大魏局势随时有可能出现动荡。
毕竟,连蜀贼那边,也不过是用了一个鱼鳞图册制度限制世家大族兼并土地的速度而已,清理隐户啥的,蜀贼都没敢干。曹叡要是干了,那对世家来说,还不如选择“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呢。
曹叡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主君,为此,他的内心真的是非常的纠结权衡,到底应该怎么办。
问陈群,陈群只能是沉默不言,因为陈群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利益集团,但同样,陈群也有作为大魏臣子的操守。
两者利益一致时,陈群总能给出足够优秀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但两者利益一旦不一致,那么陈群能做到闭口不言,已经是很有节操了。
<divclass="contentadv">曹叡也知道,这种事情问陈群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所以,就问问自己的两个狗头军师吧。
孙资和刘放两个人,虽然军务上确实约等同于俩小白,但在政务方面,这俩的才能还是很出众的。
很快,这俩就一人给出了一个主意。
刘放给出的策略,其实没啥特殊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嘛,既然不能从世家大族身上动脑筋,那就只能从普通的百姓身上想办法了。
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加税。
赋这个东西,自有先例,不太好调整,而且一旦调整了,对世家大族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不管世家大族怎么隐匿丁口,兼并土地,他们本身还是有一批自有土地的。
加赋的话,世家大族也会站出来反对的。
但加税可以。世家大族有的是办法可以避免这些税收,而百姓却没有这个余地。
以百姓的体量,加一些税弥补财政收入,也能解一时之急。
这个办法不是什么新鲜的办法,但胜在短期有效曹叡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