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还没全亮,离的远的地方还看不太清楚,但城墙根底下,在城头火把的照亮下,还是能看的很清楚的。
魏军砍完绳索后,发现蜀贼有些人还能动弹,立刻调来弓箭兵往城楼下射箭。
王平仗着自己的战场直觉,几个翻滚避开箭矢的射击后,带着七八个还能正常活动的士卒一起,利用夜色的掩护狼狈逃回,而那些躺在地上无法动弹的受伤无当飞军,大部分无法躲避这些从城墙上直接射下来的箭矢,通通毙命。
这次进攻,损失虽然不大,仅仅伤亡了不到百人,但随着这次夜袭的失败,王平再想用夜袭的手段打开城门,已经是不可能了。
王平为此懊恼不已,但城楼上的司马懿,已经是吓出一身冷汗来了。
这要是自己没有制定巡夜的制度,或者今天自己没有凌晨巡查,在发现蜀贼突袭后及时赶到西城门统一指挥防守蜀贼说不定就已经打开了西城门,杀进宛城了。
王平不理解宛城为什么会防备的那么严密,同样,司马懿也不明白,为什么蜀贼能够不靠任何攻城器械,仅靠一个勾爪就爬上六丈高的宛城城墙。
手段说不上多么的高明,但司马懿很清楚,在自己守卫宛城的两万士卒中,要找出能做到这一点的士卒,恐怕不会超过一千人。
很显然,城外的蜀贼,大概率是蜀贼军中的精锐部队。
偏偏这支精锐蜀贼,又是从武关方向而来这真的不能不让司马懿多想啊。
甚至现在连司马懿都已经开始怀疑,武关是不是真的已经失守了。
虽然武关雄伟坚固,关墙也比宛城的城墙要高出两丈,但问题是,面对蜀贼这样凌晨偷袭,又能在不依靠任何攻城器械的帮助下就可以爬上城墙。但凡郭淮和司马师大意一点,这个武关都守不住。
而武关一旦失守,关中的蜀贼就有了大军进攻宛城的通道这个宛城还怎么守?!
郭淮和司马师的生死,暂时放一边,司马懿现在是直接就在西城门上驻守,焦急的等待着天明。
他现在就是想知道,西城门外,到底来了多少蜀军。
如果蜀军兵力过万,那司马懿就该考虑,是不是提前从宛城撤兵,回守颍川郡要道昆阳,和王凌一起阻挡蜀贼继续往洛阳进军。
嗯,就是刘秀那个大魔导师,又是大陨石术,又是呼风唤雨,一举击溃王莽军主力的地方,昆阳。
这是不得已的选择,毕竟,如果武关失守,关中蜀贼大举入关的话,仅凭司马懿在宛城的两万人,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十几万蜀贼的围攻的。
一旦被蜀贼彻底围死在宛城,倒不如提前撤兵,保存有生力量,继续沿途阻击,给洛阳的天子争取时间。
当然,不是争取快速派出援兵的时间,而是天子从洛阳“移驾”回邺城的时间。
真要是十几万蜀贼进入司隶的话,司隶是肯定保不住的,甚至因为曹休在汝南打的那个烂仗,整个中原都有失陷的可能。天子肯定不能继续留在洛阳了。
就在司马懿已经把情况考虑到整个中原彻底失守的时候。天终于亮了,而司马懿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城外,有蜀贼的兵马,但兵力不多,只有四千人左右。
兵力不过万,总是一件好事。
虽然司马懿依然还是无法排除武关已经失守的可能武关要是在的话,这支四千人的蜀贼到底是怎么绕过武关,出现在这里的,司马懿是真的想不通。
但是呢,如果只有这点兵马的话,还是不能对宛城造成实质性的威胁的。
夜袭这一招,重在一个突然性,一旦失去了突然性的话,只要司马懿加强防备,仅靠四千蜀贼是无法发动攻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