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边有张溪领军万余人猛攻,那我城外的蜀贼营寨之内的,到底是谁?!
就算他张溪真的有分身法,他也没有本事,把他麾下的一万多士卒全都分身了吧?!
王昶几乎下意识的就认为,这是胡遵已经投敌了,想用这种方式引诱自己出城救援,好让城外的张溪乘虚攻取长陵,或者半路设伏自己。
果然这个胡遵就靠不住。
王昶有心不管这份军报,让胡遵自己去演戏得了。可冷静下来一想,这事儿也不对啊。
如果胡遵真的投降了蜀贼,那么他怎么会在张溪都已经兵临城下了,才给自己发来求救战报?!
正常的用计套路,不应该是自己这边没有蜀贼身影,然后胡遵求救,自己贸然领兵去救,半途遭遇蜀贼埋伏么?!
哪有人用计,从一开始就不符合逻辑的?!
张溪此人,除了谨慎机变外,听说谋略也相当的了得。他能出这种缺心眼的计谋?!
王昶越想,越觉得这事儿不对劲,再回头仔细一琢磨这别是张溪的虚实之计吧?!
在自己这边虚设疑兵,做出一副大军兵临城下的架势,吓唬自己,让自己不敢轻举妄动,但实际上,真正的张溪,真的领军去进攻渭城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胡遵这个时候发来求救战报,反倒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而王昶仔细想想,好像自己确实只是接到战报,得知张溪引大军前来,受限于积雪阻路,哪怕是斥候查探,也不能离城太远。
一想到这里,王昶立刻叫来出城查探的斥候,仔细询问之下才得知,其实斥候也没有亲眼看到城外的营寨中有多少士卒,只是通过敌军营寨的规模和炊烟的数量来判断,敌军到底来了多少人。
不过有一点,斥候可以肯定,他们都看到了张溪的帅旗大纛。
但这个证据吧,在王昶这边,真的证明不了张溪本人就在城外十里的蜀军营寨中。
毕竟当初王昶自己守卫武功县的时候,也曾经借用了张郃的大纛虚张声势,张溪这等狡诈之徒,自己能想出来的主意,他能想不出来?!
有了这样的疑心之后,王昶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别回头胡遵是真的在被张溪围攻。
这要是胡遵被敌军围攻甚急,自己又在长陵按兵不动,胡遵眼见援兵不到,最后不得已投了那失守渭城的责任可就是自己的了。
因此,王昶思来想去,决定亲领两千士卒出城,主动去攻打十里外的蜀贼营寨。
倒不是真的要硬碰硬的攻打,纯粹就是试探一下虚实而已,以两千禁军的战斗力,在野战中只要不是被五千以上的敌军包围,突围而出还是有可能的。
再说了,试探嘛,打一下看看情况,实在不行就退走,也不会有什么大危险。
然后王昶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轻松占领了蜀贼的营寨,而也是到了这个时候,王昶才发现,营寨之内的蜀军士卒,大部分都是草人,真正能动弹的,不过是三千人左右。
此时的王昶,顿时恍然大悟,自己果然是中了蜀贼的疑兵之计。
这下王昶不再犹豫,赶紧回城整顿军马,留下一千人守城,自己亲自带领三千人,前往救援渭城胡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