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曹洪为了避免后路被断,肯定会选择先进攻固山上的张飞。
张飞毕竟是在山上扎营的,曹洪要进攻那就是仰攻,而且张飞的兵力终归比下辩城内的吴兰要多,张飞还是有信心能够阻挡住曹洪一时的。
只要在固山拖住曹洪一段时间,下辩城内的吴兰在接到后军支援,或者说马超带领氐族人赶来,那样的话,不说守住下辩,甚至击破曹洪也不是不可能。
就在张飞打算让人去军中散播类似谣言的时候,突然发现,好像有哪里不对。
那个曹洪吧,虽然不算啥名将,但好歹也是曹操信重之人。这么浅显的计策,是不是会瞒不过他?!
以前吧。张飞已经记不得具体是什么时候了,大概就记得也是这么一个冬天。
那时候的张飞和张溪因为天冷,躲在军帐里喝酒聊天,张溪闲着没事儿,跟张飞聊暗度陈仓这个计策时,先说了前汉韩信的暗度陈仓之计,又跟张飞说了某个姜姓将军的反例,通过对比,来让张飞对“暗度陈仓”这个计策加深理解。
韩信的暗度陈仓这个正面例子,张飞是理解的很深刻了,张溪也着重强调,奇谋要藏在正战之内,这样才能让奇谋不被察觉,提高成功的几率。
而反例呢,是张溪说啊,是在先秦时候,有个姜姓将军跟某国邓姓宿敌隔河对望,派人安营扎寨,做出一副要对峙的样子。
而邓姓敌将看到这种情况,就对手下说,我们兵少,对方兵多,按照常理来说,他应该尽快过河攻击我们才对,怎么会突然扎营呢,这不符合军事常识。
一定是用扎营作为幌子,去偷袭其他地方了。
邓姓敌将做出判断后,赶紧偷偷的带兵前往另一处要害城池,发现姜姓将军果然是带兵前来偷袭,邓姓敌将预先判断正确,靠着城防打退了姜姓将军的进攻,守住了要地。
张溪据此就告诫张飞,这就是不擅长使用暗度陈仓计策后,被人识破的后果。姜某人但凡让人做出要渡河攻击的样子来,都不至于被人那么快的看破。
现在张飞也在想,自己这么大张旗鼓的散步谣言,说要去断曹洪的粮道,曹洪能相信么?!
断人粮道这种事儿,从来都是隐秘行事的,生怕别人知道。大张旗鼓的说这事儿,不符合军事常识啊。
稍微琢磨了一下以后,张飞叫来雷铜,告诉他,让他明天领五百人,多带旌旗,从山道小路往陈仓方向前进不要走的多,走三十里路就赶紧退回来。
等雷铜出发后,张飞又琢磨了一下,觉得依然不太保险,下令全军,冒险退出已经建好的营寨,退到山腰中,另立一座营寨,原本的营寨中依然遍插旌旗。
然后张飞就只能等了。
说真的,这次真的是非常冒险的事情。
张飞第一次选择的营寨地点,其实是非常好的防守位置,依靠营寨的高度和地形,只要有效的保护好水源,就可以有效的阻挡曹军的进攻。
而第二次选择扎营的营地,虽然离的下辩城更加近一点,但地势相对平缓,除了被大山遮挡不易被发现外,防守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可张飞没办法,他要拖延时间。
而对面的曹洪,自从领军出陈仓,进军河池后,就没有见到刘备集团的人来挑战。
曹洪也不敢太过大意,毕竟对面领军的两位,一位是在瓦口关暴打张郃的猛人,一位是在潼关杀的曹操都割须弃袍的狠人,这俩人,任何一个都不好对付,更别说两人都在了。
所以曹洪进兵一直很谨慎,哪怕曹休曹真一直请战,曹洪都不敢轻易进兵,而是先派人摸清楚对面的情况厚再做决断。
然后吧,曹洪通过细作,得知了两个情报。
第一,对面下辩城中的守军不多,只有千余人,守将吴兰,虽然是川中名将,但。曹洪表示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