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你也太小瞧华夏和王默了。”
“我估计有可能会得到四个,甚至不止。”
“我记得历史上,奥地丽曾经拿过五个奖项,横扫了那一次的音乐殿堂之夜,也创造了获得奖项最多的国家。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国家能超过这个奖项数目。不知道华夏这一次能不能平了奥地丽创造的记录。”
“……”
议论纷纷中。
颁奖典礼终于开启帷幕。
首先是最佳钢琴曲。
如果说之前的每一届评选“最佳钢琴曲”时,大家都很快得出了结论的话,那这一届的投票便在评委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在是这一次王默太变态了。
“我认为《致爱丽丝》最佳,它在全球的播放量已经超过百亿次了。”
“凭什么《克罗地亚狂想曲》不如它?播放量不能证明什么,这首钢琴曲的家国情怀才是最值得尊敬的。”
“绝对是《卡农》最好,它可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曲式!”
“……”
这些评委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会为了一个人创作的几首钢琴曲而争论不休。
没办法。
它们都太出色了,出色得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最终,“最佳钢琴曲”还是给予了《致爱丽丝》。
理由有三:
第一,它传播力度史上绝无仅有。
第二,它对钢琴的传播力度太大,让不少初学者都爱上了钢琴。
第三,它简约而不简单的曲谱,已经达到了返璞归真的高度。
所以当评委公布答案后,观众们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并没有引起激烈的争论。
王默倒是无所谓,反正都是他的。
是吧?
其次,是最佳小提琴曲。
《恰空》以全票,毫无悬念通过了所有评委的票数。
无它!
这首《恰空舞曲》展示出来的意境和变化,几乎让全世界所有的小提琴家瞠目结舌,被它的深邃和伟大所镇住。
如此小提琴曲若是没有得到最佳,估计评委们一个个都要被口水淹没。
“两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