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许多学过音乐人的耳朵里听起来,他们马上就察觉到了这首《高山流水》的不一般,幽静却不深远,典雅且不张扬。
在华夏的历史上,古琴一般都是自娱自乐,古筝则是对外表演。所以古琴一般都是自己或者朋友间交流才用来演奏的。
此刻,王默的演奏几乎是完全将这种意境表达了出来。
恍惚中。
有一名老者在抚琴,旁边一名樵夫在赞叹。
一人演奏,一人欣赏。
知音。
知己。
这种意境,让诸多的音乐人士都听痴了。
“意境绝了。”
“似乎比刚才的《梁祝》还要好听。”
“天哪,这样的音乐,结合刚才的故事,真的让我有种浑身战栗的感觉。”
“这曲子听起来好舒服。”
“……”
其实王默说的故事只是其次,他主要目的还是让人喜欢上古琴,喜欢上华夏的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开始秀技!
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各种各样的指法,将高山流水的意境展示的淋漓尽致,精湛的实力看呆了众人。
优美的琴声仿佛化为了高山之间的瀑布,从深山里面飞流直下,穿越了寂静的森林,在崇山峻岭之间若隐若现,雷鸣般的声音透过了森林。但最后又流入了深潭中,化为了寂静无声的清泉,沿着溪流缓缓消失在远处。
音乐专业人士,早已被这首曲子强大的意境征服。回想起王默之前说的知音故事,更是有一种浑身泛起鸡皮疙瘩的悸动。
至于普通人,此刻也彻底跟着琴声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不少人闭上了眼睛,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显然十分的享受。
直播间,弹幕无数。
“喜欢上古琴的声音了。”
“刚才我就爱上了古筝,现在又爱上了古琴。”
“原来华夏有着这么多好的乐器,天哪,我要对这个国家痴迷了。”
“买买买!全都买回来。”
“……”
直到王默停下了演奏,众人才露出怅然若失的表情。
尤其是音乐界的人士,这一次算是大开眼界。
原来音乐和文学结合后,能够迸发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两个故事,两首曲子,它们结合后产生的化学反应,远远超过了单纯去演奏曲子产生的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