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默开始了侃侃而谈:“在华夏,村落星罗棋布于各个地方,那村到底什么时候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概念?现存典籍中,最早出现‘村’字是在《三国志》中,卷十六《郑浑传》载:“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也就是说,从西晋时期,华夏便已经出现了‘村’的字样。
接下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村’这一词开始被广泛运用于郊野聚落的命名中,其后将近两千年的时间,这种称谓再未发生大的变化,一直沿用至今。”
罗敏原本以为,王家村是随便问出的第一个问题来为难她。
可此刻听到王默的答案,她整个人都愣在原地。
作为一个文学系的学生。
她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答案。
直到王默停下来。
她才一激灵,眼里满是不可思议。
但片刻后,罗敏问道:“你们怎么证明你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王默笑了:“你不是人大文学系的学生吗?你可以打一个电话给你的老师,问问他这个答案正不正确。”
说完,王默便示意一人将罗敏的手机拿上来给了她。
罗敏一犹豫,还是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里,罗敏将王默说的问题以及他的答案全都告诉了她的老师:一位人大中文系的教授。
几分钟后。
这名教授给了她答复,说他也不敢肯定答案对不对,但他刚才翻阅了《三国志》,在卷十六《郑浑传》中,的确出现了‘村’的字样。所以对方答案正确的概率极高。
这个答复,让罗敏心中泛起惊涛。
她的老师、人大中文系的教授,居然也不知道答案,甚至还要查阅资料来求证真伪。
“这……”
罗敏差点心神失守。
小小的王家村,到底怎么提出这个问题并且知道答案的?
见罗敏久久没有开口。
王默追问:“罗同学,怎样?正确与否,给个准信。”
罗敏深吸一口气,神色复杂道:“第二题,王家村回答……正确。”
轰!
听到罗敏的回答,村民们再次炸开了锅。
王家村,竟然又回答正确了?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