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落伍的,不思进取的,如果不是看在洪院长的面子上,恐怕早就被拖出去游街了!
队长虽然愤怒,但也没有办法,周自强,宋有福两个人,早就将所有的食物分发到了每个人的手中。
而且,小王庄那边报出来的产量,并不是很高,上级没有道理要他们缴纳粮食啊!
……
正当许多老农愁眉苦脸之时,宋玉带领着一支钻井队来到了这里。
宋怀德果然是个“有追求”的领导,他“担心”乡亲们挖不出一口井来,所以专门组建了一支钻井队伍,谁买了这口井,就可以在工厂里免费挖一口井,而且还不收工资,自己吃喝拉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钻井队搬到了小王庄,新闻媒体的记者也搬到了这里。
钻井组为乡亲们掘了一口井,同时也有记者跟进报道。
有了媒体的关注,钻井组的工作速度果然很快,小王庄订购的那些压力井,只用了两天的功夫就全部完成了!
所以,在撤退的过程中,他们还留下了一位老工人,在小王庄守着,等混凝土完全干涸,清水流出之后,所有的工人都离开了。
随着夏季的到来,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干旱。
小王庄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不如传闻中那般显着,但对粮食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这个年头,大部分的农作物都是上天赐予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才会使用机器。
小王庄虽然离四九市很近,但农业技术并不发达,常年不会降雨,老农们都是从村子外面的河里取水。
种地的人都清楚,在炎热的天气里,灌溉农田,无异于喝水。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与预期的收益,完全不成比例,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而且效果也是有限。
所以,有些人想到了小王庄这几年来少见的好东西——一种稍一挤压就能喷出水来的水压井。
虽然水压井流出的水流不快,却也比打水要好得多。
挑水的人都知道,一桶两桶还好,装满一桶也没什么,但多了,人就扛不住了。
榨油机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女人和年纪大一点的小孩,都能轻松地完成,而那些习惯了劳作的农民,一个月下来,也不会觉得累!
因此,不少人都去找周自强、宋有福,提出要试一试他们的水压井。
两人早就计划好了,所以才会这么做。
还不如去求宋玉,那可是王庄最厉害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