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子薰请了一位女先生教胡氏识字。
胡氏感动得直抹泪,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李善长等人的大力推动下,王爷下令,推广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
“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服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棉花出现以前,人们冬天主要用动物皮毛和植物纤维,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动物皮毛,这些植物纤维的保暖御寒性能均比不上棉花。
子薰想种植棉花,开设棉纺织作坊,打算先在梅园试验一下,看看会遇到哪些问题,积累种植经验,待时机一到,便加以推广。
随着棉花的大范围种植,棉布的价格日趋下降,各类棉制衣物必将进入寻常百姓家。
消费市场潜力无限,意味着商机无限。
提前布局,日后必将大有所为。
除了琢磨生意上的事儿,子薰并未放下医术。
上位称王后,各地陆续设立行中书省,各级行政机构需要补充文职官吏,除了鼓励各地推荐人才,王爷开始和刘先生、李善长、宋濂等人商量开科取士。
子薰目前负责的整理资料这些工作,终有一天将被文官代替。
医术精湛的医女虽然稀缺,但用心寻找,不一定有多难。
王爷的饮食起居也无需医女随侍在侧,日后太医院有的是御医。
子薰学不学医术,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不可或缺,或者说用处不大。
只是一位普通的内宅女子,只能依赖王爷的宠爱生存,生活或好或坏,全看王爷心情,这样的事实让子薰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面对。
她总是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尽管对于王爷来说,医女不难找,但是在王爷的内宅之中,懂医术的只有子薰一人,最起码现在是这样。
何去何从?
子薰更加希望在生意上能有所突破,给自己创造出一条出路,稳妥又不同于其他内宅女子的出路。
没有肯定能成的把握,只能一步一步尝试着来。
以前在和州开过包子铺,酒馆,菜馆,也买过地种植粮食,不求赚多少钱,只盼着生活能维持下去。
后来这些铺子和田地都给了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