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安丰后,张士诚就更加气焰嚣张,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对小明王见死不救,兄弟们会怎么想?
虽说一直以来小明王没帮过一兵一卒,兄弟们大概率不会有异议,可是毕竟打了他的旗号。
风评不佳,定会影响士气,得救。
国公爷最终拍板,北援安丰。
虽然没拦住,刘先生内心却无比欣慰。
上位雷厉风行,乾纲独断,是不世出的真英雄。
国公爷亲率徐达、常遇春、邓愈等最骁勇善战的猛将渡江北上。
子薰忧心忡忡,跑去请师父判断一下国公爷此行的危险指数,却扑了个空。
刘先生去和李善长等人紧急商议应对之策,焦头烂额。
他必须找到所有的风险隐患,并提前防范。
船,战船!
一旦与陈友谅大规模开战,战船是必需品。
刘先生提议加急打造战船
李善长有些迟疑,没有上位的令旨,这合适吗?
先集中力量收拾陈友谅,是上位的既定策略,这么做倒也不算有违上命。
经过一番挣扎,李善长终于同意调集物资,大规模建造战船。
李善长研判形势或许不如刘先生,但绝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检验应天抗压能力的时刻到了。
自打国公爷起兵以来,这是风险最大的一次压力测试。
刘先生的精神进入亢奋状态。
就像奋笔疾书,争分夺秒答题的高考学生,他要充分施展平生所学,应对即将到来的考验。
国公爷抵达安丰后,三战三捷,不仅击败了吕珍,还击退了前来支援吕珍的左君弼。
在朱元璋到达之前,刘福通已护着小明王退到南部山中。
令徐达、常遇春领兵攻打左君弼的老窝庐州,并派人进山搜救小明王,国公爷自己返回应天。
刘先生所料不错,听说朱元璋去救援安丰,陈友谅果然蠢蠢欲动。
陈友谅一向争强好胜,自视甚高,怎能甘心接连战败?
他发誓要让朱元璋尝尝自己的厉害。
这一次,他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倾巢而出,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