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保和察罕帖木儿谁厉害?”子薰问。
如果王保保的武力值大大低于他的养父,那就不用担心。
“王保保初出茅庐,刚二十出头,人称‘小总兵’,正加紧围攻益都”,国公爷道。
“年轻气盛”,子薰一脸坏笑。
只要有缺点,就可以大加利用,不一定非得在战场上兵锋相对。
倘若能调动他的情绪,便能对他施加影响。
急于建功立业的年轻人,很容易露出破绽。
夸他,无情地夸他,子薰提笔写下一个大大的“夸”字。
“没错”,国公爷嘿嘿一笑,他就知道子薰鬼点子多。
给王保保写封信,盛赞他的才能堪比曹操,应割据自立,不应受制于人。
无论这封信落到王保保手里还是元朝皇帝手里,都有可能挑起二者之间的互相猜疑。
君臣二人快点儿内斗吧,这样咱就能腾出手来削平陈友谅。
国公爷的愿望是好的,此信能起多大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宜北绝李察罕之招诱,南并张九四之僭居,督方国珍之归顺,取闽越之土地,即建康以定都,拓江、广以自资,进则越两淮规中原而取天下,退则保全方面而自守。”
此计甚妙,子薰看得入迷,夯实自己的地盘,伺机而动,进退有序,札记下方写着“宁海儒士叶兑”,一看就是国公爷的笔迹。
“新来了一位叶兑先生?”子薰问。
“叶先生只是过来献计,不肯留下”,国公爷深感惋惜,如此大才,却不能留为己用,真是可惜,可惜!
确实可惜!子薰把叶先生的计策单独放在一个书阁,方便随时查询。
十一月,王保保统兵攻陷益都,小明王韩林儿的处境更加岌岌可危。
王保保猛攻益都的同时,也在跟孛罗帖木儿掐架。
孛罗帖木儿是另一支元朝地方武装,与察罕帖木儿的发家轨迹类似,都是在丞相脱脱死后发展起来的势力,都不太听元朝皇帝的指挥调遣,一心只顾争夺地盘。
二人冲突不止,国公爷每每接到此类消息,都高兴不已,直呼“天助我也”。
两股元军的武力冲突从察罕帖木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多年来各有胜负。
王保保与孛罗帖木儿酣战正欢,无暇难顾,国公爷决定拒绝招降。
十二月,国公爷派人把张昶一行人接到应天府,向他们义正言辞地表达了自己决不投降的鲜明态度,下令全都绑起来,押到聚宝门外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