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会不会打应天?”子薰问。
“也许这正是陈友谅的想法。”刘先生颇为赞赏的点点头。
“他想打应天?!”子薰惊呼。
“他想把应天据为己有。”刘先生淡然一笑。
“光想没用,他得有这个本事。”子薰不服气,她不清楚这段历史,可是他知道,是朱元璋最终获胜,这就够了。
“你觉得他没这个本事?”刘先生问。
“他有吗?”子薰反问。
“他觉得自己有。”刘先生回答。
预期,子薰猛然想到一个词,在经济学中,预期对经济主体的决策起着关键的作用。
陈友谅既然认为自己能打赢,那么迟早有一日会恶狠狠地扑过来。
“如何应对”,子薰问。
“打”,刘先生的回答十分简短。
“有没有别的办法?”子薰问。
“不能投降”,刘先生眼神凝重,“投降等于送死,一放下手中的刀枪,陈友谅就会把上位砍成肉泥,他可不顾忌什么名声。”
子薰从未想过,后果如此严重。
一旦失去凌川的保护,自己和孩子将危如累卵,如何处置,完全看陈友谅的心情,陈友谅看到朱元璋的女人和孩子能有什么好心情?
子薰深感恐惧,她知道朱元璋会最终获胜,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害怕是没有用的。”刘先生轻声道。
“师父知道如此危险,还来应天?”子薰小声问,这个问题有些无礼。
刘先生并不介意,“为师一直在等”。
“等什么?”
“以待王者之兴。”
“王者之兴?”子薰不解其意。
“如上位这般,心怀慈悲、善待百姓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