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在军力上跟伪魏,依旧有很大的差距;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有极其严重的隐患。”
“要败伪魏,就要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伪魏之兵。”
“以前是为了夺取战略要地,可以分兵;现在是为了北伐灭魏,必须合兵。”
“然而我的声势太大,不利于北伐。”
“我在洛阳,伪魏就会在洛阳周围部署重兵;我在荆州,伪魏就会在豫州部署重兵。”
“诈死且让姜维在洛阳统兵,是要让伪魏淡化我的存在且误以为大汉青黄不接。”
“如今看来,效果很不错。”
“伪魏在西面没有增兵,在南面的防线亦是侧重于淮南。”
“趁着这个机会拿下颍川,再趁着兖州兵力空虚北上陈留,司马懿在南面部署的防线,就成了无水之萍了!”
诸葛乔虽然经常用以寡敌众的战术,但以寡敌众并不是诸葛乔愿意用的战术。
无奈之举罢了!
若能以众敌寡,傻了才以寡敌众。
故而。
诸葛乔在仔细判断了汉魏局势后,就定下了“合兵颍川”的战略。
这个战略,需要让关中的精兵和荆州的精兵合兵一处。
最大可能的让刘备现有的精兵猛将,出现在同一个地方。
要么是关中,要么是荆州。
伟大的战略家曾点评襄樊之败: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对此。
诸葛乔是很认同的。
诸葛乔利用先知先觉的优势,一面清除内患,一面歼敌,才侥幸保住了大汉的有生力量。
这并不意味着,诸葛乔还可以继续分兵行险。
当曹叡司马懿采用“乌龟战术”,让伪魏全面防守后,本就军力不多的大汉,分兵北伐几乎不可能了。
即便诸葛乔灭了陆逊,刘备在洛阳亦是寸步难行。
局势在变化。
如今局势,唯有合兵才能抢得北伐伪魏的战机!
计杀陆逊,是第一环。
刘备诈死,是第二环。
瓜分江东,是第三环。
坐镇建业,是第四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