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那就打到服!
皖口。
在朱然撤兵后,诸葛乔就抢占了此地。
满宠没有能跟诸葛乔抗衡的水军,故而取了建业后就选择了最残暴的方式:强迁。
要钱粮人口,不要城池。
诸葛乔则不同。
诸葛乔有强悍的水军,足以在这扬州横行无阻。
故而。
诸葛乔要的是江东这片地儿,以及满宠迁不走的江东士民。
建业那些世家大族的高官大臣,诸葛乔是不要的。
诸葛乔要的是江东的普通士民,巴不得世家大族全都去了北方。
“伯父,遥想当年,叔祖父也曾当过豫章太守。”
“不如伯父替小侄去趟豫章,招降豫章、庐陵和鄱阳三郡如何?”
诸葛乔看向神情有些低落的诸葛瑾,决定给这个心情郁郁的伯父找些事做。
诸葛瑾闻言长叹:“伯松麾下有能人,何必再让我去辛苦。”
诸葛乔微微肃容:“小侄麾下虽然有能人,但他们在江东的声望是比不过伯父的。”
“难道伯父希望小侄以杀伐之术强取三郡,多造杀戮吗?”
“江东之民,亦是大汉之民。”
“孙权叛汉,已经让江东之民受了不少的苦了。”
“小侄深知孙权对伯父有知遇之恩,伯父又坚持忠臣不事二主,不愿出仕大汉。”
“身为晚辈,小侄不会勉强伯父出仕。”
“可小侄要提醒一句,祖父乃是大汉的泰山郡丞,琅琊诸葛氏亦是世食汉禄。”
“若为了一己之私而让大汉子民自相残杀,小侄以为,诸葛氏的族谱上,可以将伯父的名字划掉。”
“以小侄如今的声望,小侄要划掉谁的名字,那他的名字就不可能再出现在琅琊诸葛氏的族谱!”
诸葛瑾身体一抖,愕然的看向诸葛乔:“伯松,你真要如此?”
诸葛乔语气严肃:“伯父,小侄不是在开玩笑。”
“天下苦战已久,小侄不可能再北伐几十年!”
“小侄要让江东诸郡改旗易帜,全部都立上大汉的旗帜。”
“伯父,你难道不想在有生之年,回到琅琊祖籍,再修祖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