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徐庶连忙起身行礼,不论是双手还是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只是徐庶一直低着头,不敢再看刘备。
“元直,你去了北方这么多年,怎也跟那群俗士儒生一样,连豪迈之气都被磨掉了?这可不像你啊!”刘备笑盈盈的看向徐庶。
徐庶心中一颤,叹道:“我——”
刘备忽然握住徐庶抱着的拳头:“元直,不用说,朕都明白!”
古亭外。
关羽捻着长髯,亦是轻声而道:“昔日兄长客居荆州,虽然有不少荆州士人闻讯拜访,但大部分都只是想在兄长处询问曹操是否如传闻中一般强大。”
“唯有元直,是第一个主动来投兄长且向兄长擘画了战略的士人。”
“只可惜,刘表守成之辈,始终不敢趁着曹操远征幽冀的时候北上,以至于错失良机,让荆州有了破碎之祸。”
“昔日长坂坡之败,元直老母被俘,不得不离开兄长,兄长虽然不舍,但也不愿因此而让元直失了孝道。”
“这一别,就是十八年过去。”
“如今终得相见,想必是天也不愿让兄长和元直遗憾。”
周围文武,尽皆肃然。
自古皇帝常无情,然而刘备却连十八年前投效的徐庶,都没有忘记。
正如那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仁义两字,说得容易,可要贯彻一生却是极难。
稍有不慎,就会被诟病为假仁假义。
不知过了多久。
刘备跟徐庶起身出了古亭。
“云长,子龙,文长,别来无恙啊。”徐庶热情的打着招呼,恢复了往日的豪迈。
关羽和赵云纷纷回礼,魏延却是惊呼:“先生记得我?”
徐庶大笑:“你的名字是陛下亲自取的,我又岂能记不得?陛下果然没看错人!”
魏延连道:“都是陛下栽培得好!”
嘴上虽然这么说,魏延心底却是乐开了花。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魏延,只是刘备身边一小卒!
而当时的徐庶,是能跟刘备抵足而眠的军师!
刘备又将法正、吴懿、吴班、黄权、马超等一干入益州后招募的文武引荐给徐庶。
徐庶一一回礼,每个人都适度的夸了一番。
豪迈而不失儒雅的风范,让法正、吴懿等人对徐庶的第一眼感觉十分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