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又好像想通了。
给老八准备张罗着物色几个不错的姑娘做妾吧,或者到时安排点不错的侍女过去。
防个万一。
贞观十六年夏,长安城里太尉楚国公宰相武怀玉家第八子,跟燕国公宰相马周家第七女订婚,
订婚仪式很隆重,排场很大,还邀请了长安诸多贵族公卿,皇帝和太子都派人送去贺礼。
坊间并没有传出皇帝曾打算把高阳公主再嫁给武八郎,甚至在武相国拒绝后,还提出三个刚离婚的公主,任他挑一个做儿媳的传闻。
关于此事,
皇家和武家,都保守的很严密,并没有乱传。
事关皇家颜面,武家知晓此事的本也就几人,没谁会不知轻重,而皇家就更不会有人泄露这事。
在武马两家订婚后,
城阳公主也很快跟河东薛氏的薛瓘订婚,这位新驸马的父亲是当朝三品卫尉卿。
紧接着,巴陵公主也跟太穆皇后的侄孙,少府监之子窦怀悊订婚。
有传闻,两位公主的新驸马,大媒居然是太尉武怀玉。
三位离婚的公主,唯有高阳公主暂时还没再订婚,不过有传闻,皇帝先给他挑了太原王氏乌丸房的王仪,此人现任千牛备身,是西魏河间献公王德曾孙,隋朝着作郎、修武郡公王朗的儿子。
但有小道消息,高阳倒是满意这位五姓子,毕竟王仪祖父还曾是隋朝的吏部尚书,王家又是五姓七宗之一。可王家却婉拒了这门亲事,王仪听说皇帝想把高阳嫁给他,直接就病倒了。
皇帝虽明知王仪装病,但也不能勉强。
于是又挑选了一位,这次没再挑那些五姓七家的门阀士族子弟,而是挑了功臣刘政会之子刘玄意,刘政会是武德太原元谋功臣之一,贞观初实封三百户。贞观九年病逝,刘玄意袭渝国公爵,也是在任千牛备身。
李世民觉得这位功臣子弟不错,相貌、品行都行。
就直接跟他表达了要选他做高阳公主驸马的意思,但刘玄意居然半天都不应答。
这让皇帝很恼怒,却又没法强逼着他娶公主。
于是乎,巴陵公主和城阳公主都选中了新驸马,举行了订婚仪式,皇帝甚至给两位公主改了封号,增加了实封算是安慰。
但高阳公主却没人敢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