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怀玉出马,那绝对是有保障的。
只是心里多少又有点担忧他再立大功,以后更加难以安置,犹豫不决。
武怀玉干脆的拒绝,倒是让李世民没那么纠结了。
撤去酒菜,换上茶水点心,
李世民便跟几位宰相和随驾大将军讨论起北征事务,
因为少了原定的北征的李道宗、薛万彻、执失思力等几员大将,需要调整的地方还很多。
但出兵的时间不变,
这次出兵,选在春季出兵,这与游牧部族往往秋冬时出兵不同,中原打游牧部族,基本上都会选在春季时出兵。
从汉武帝打匈奴时就是如此了,这是多年战争总结的经验。
从南往北打,春天出兵,这个时候越打会越暖和,而且春季的时候,草原部族的战马刚过冬,是最瘦弱的时候,他们的牲畜牛羊也到了繁殖季节,
此时攻打,游牧部族都是最弱的时候,甚至于攻到草原后,还可以放火烧草,让他们牛羊以后没草吃,追击还能让游牧部族奔波,使他们的母畜和妇人流产,
就算是当年强大的匈奴,后来面对汉帝国这种持续不断的主动出击,最后也是实力不断衰退苦不堪言。
“那就让李绩继续做北征大总管,出朔州道。”
征发征发朔,并、汾、箕、岚、代、忻、蔚、云9州兵马,及抽调部份长安禁军,组成六万人的中路大军,直接北上越过阴山。
以东突厥可汗李思摩为中路副将、前锋总管,集结东突厥六都督府三万兵马参战,并征召一万东突厥部落青壮,负责后勤辎重牲畜等。
单于大都护、丰州都护段志玄出河套,凉州都督牛进达出河西,右卫大将军李大亮出灵州,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出幽州。
这四路打辅助,选的四员总管,段志玄、牛进达、李大亮、张士贵,接替李道宗、薛万彻、执失思力几人。
幽州都督程名振、营州都督苏定方,做为幽州道总管张士贵的副将。
在这五路兵马外,
李世民仍按原计划,要在西域方向调兵,给薛延陀增加压力,牵制其部份兵马,甚至有机会,还可以变成主攻。
安西大都护武怀义为总管,南庭可汗社尔为副总管,原本北庭都护谢叔方也计划为副总管,但他也受到薛万彻的牵连,即将调离。
实际是总共七路兵马出击,总计二十万人马。
重新调整后,李道宗、薛万彻、樊兴、谢叔方等数员大将下了名单。
新的北征名单初步商议出来,
魏征突然来了一句,“李绩虽十几岁就跟着翟让建立瓦岗寨,也曾坐镇并州十几年,但李绩没打过什么大胜仗,唯一能够拿的出手的战绩,也就是当年他做为副将,跟随卫国公李靖和武相灭东突厥了,但那一战,李绩也没立什么出色的功劳,还不如当时仅是一子总管的苏定方。”
“臣以为这次要北征薛延陀,动用这么多兵马钱粮,只许胜不许败,用李绩为帅实在有些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