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许多人,尤其是突厥诸部的啜、俟斤们都以为这是一个台阶,阿悉结找了个理由,也低头请罪,甚至赔礼,
那么武怀玉也就借坡下驴,这次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毕竟阿悉结两部十几万帐人马,这次还拉了疏勒三国,而西厢其余诸弩失毕部,也肯定希望就此平息,以免殃及池鱼。
更有人觉得,如果真打起来,唐军未必能赢。
此时天寒大雪,唐军也就万余人马,如果要远征碎叶,这仗吉凶难料。
“天寒大雪,阿悉结判定我们不会再进攻,甚至认为,只要他们服个软,那我就会顺势接受,
他们自恃有十余万众,兵强马壮,便觉得我会姑息妥协,”
“义父真要打阿悉结?可此时天寒大雪,难以出兵。”
“难以出兵,并不是不能出兵。”
武怀玉早已经打定了主意,此时的条件确实不便出兵,但用兵就不能一般思路,此时出兵,困难是有,但却也能杀敌措手不及。
大雪纷飞,阿悉结已经退兵,他的大军不可能一直集结着,必然是各归部落,返回冬牧场避寒猫冬,这意味着阿悉结俟斤的牙帐,不会有多少人马。
擒贼先擒王,复制擒欲谷设的那一战。
只要将阿悉结两俟斤的汗庭攻破,把两俟斤俘获,那阿悉结两部别说有十几万众,就是再多许多都没用。
打仗,永远不能跟着敌人的节奏走,而是得始终掌握主动。
什么叫主动?
眼下阿悉结自以为天寒地冻,他又服软赔礼,就能让大唐息兵,可武怀玉岂能如他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安禄山想了想,
“儿子有一事不明,阿耶此前对弓月部,对炽俟部,对咽面部,甚至是对处木昆、射脾、处密、胡禄屋等部,都表现的很宽大,甚至此前阿悉结部也暗中与贺鲁联络往来,可阿耶也没深究,
为何现在却不放过阿悉结部?”
武怀玉在城垛上抓起一把雪,捏成一个雪团,远远的甩了出去,
“当初攻下弓月城,最后却没赶尽杀绝,而是安抚为主,也是为了方便控制西域,我们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如果过于严厉,那就会激起突厥诸部同仇敌忾,共同对抗,
所以我们只要弓月部肯臣服就行,”
“但如今不同,”
阿悉结两部已经严重威胁到大唐在西域的统治,他们一而再的反叛,也已经毫无掩饰他们的反叛之心,
对于他们,必须严厉打击,绝不能姑息,否则只会养虎为患,甚至传递出不好的信号,
让突厥诸部大唐控制不住局面。
“阿耶觉得,如今出兵,真能击败阿悉结两部?敌众我寡,又天寒大雪,还要深入敌境,比较冒险。”安禄山很认真的提醒。
“打仗岂有不冒险的,但只要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兵行险着,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