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145章 灭国(第2页)

第1145章 灭国(第2页)

表面上维持了高昌的兴盛,但中下层的百姓却过的很苦,都被掏空了。

高昌国是以汉人为主的西域绿洲城邦国家,以往中原每次内乱时,西北都会有很多百姓来高昌这个汉人政权避乱,河西、陇右甚至是朔方、关中都有人来。

来的都是想求一份安稳,

可高昌却带着他们越过越累。

许多人都慢慢的沦为了无产者,成为了部曲、佃户,甚至是奴婢。

“高昌百姓这些年过的难,其实跟中原有很大关系,”曲雍实话实说,

“哦,说来听听。”

曲雍便举例,比如说高昌以前种白叠花,纺织白叠布,这个产业在高昌以前很红火,他们生产的白叠布通过丝路流通,远销波斯、拂林以及中原内地,卖的还很好,其细白叠布比丝绸都卖的贵。

就这个产业,养活了多少高昌人,甚至让多少高昌人收入丰厚。

可后来中原也种植白叠花了,也纺棉布。

“你们叫棉花,纺的布叫棉布,”曲雍感叹,以前高昌的棉花种植纺织产业,始终是定位于高端奢侈产业,精品小众,因此产能也是有限的。

但中原搞棉花种植,在武怀玉的带领下,一年种的比一年多,很快其种植面积就远超高昌,甚至不知道甩开高昌多少倍,

而武家带头的棉纺技术,更是超了高昌无数倍,产能、效率都远超高昌。

于是乎,大唐的棉纺产业物美价廉,迅速的冲击着高昌落后的传统棉纺业,就跟当初武家改进了白糖工艺后,把以前天竺商人垄断的高端白糖市场冲翻一样,

高昌的这个棉坊产业一下子就崩了。

他们的白叠布卖不出去了,中原内地的棉布反而沿着丝路卖到高昌来,更好更便宜,而且货也充足,要多少有多少,各种新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少白叠布纺织作坊倒闭,多少相关产业的高昌百姓失业,高昌人损失了多少钱。

“后来焉耆要开楼兰古道,也对高昌影响巨大,丝路新开一条路,路程更近,一下子就分流了许多商货,严重影响了高昌的贸易和税收,”

高昌跟大唐翻脸,这也是很大原因。

高昌各个方面都受到很大冲击,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而高昌王又错误的选择了对抗大唐,于是既要对突厥进贡,还要自己招兵买马,当然会把负担转嫁给百姓。

武怀玉听了只是呵呵一笑,

这固然部分属实,

但又如何。

“如今高昌国归附大唐,高昌的汉家儿女以及高昌的胡儿,也都回归中华,以后这里不再是高昌国,而是大唐西州,西州五县,完全推行大唐的制度。

各种苛捐杂税不会有,各种沉重的役也不会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