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利息多少,则视本钱多少而定,如果是数额大,当然可以议息。
如果是一般存款,就按照一般存款利息,具体的当然也还分活期定期等。
武怀玉的这道建议,其实就是想揽储,毕竟现在三大官营钱庄还没本钱呢。
钱庄最主要的赚钱业务,就是放贷,可没本钱怎么放贷。
武怀玉紧接着又上了一道奏章。
大唐开国虽也有二十年了,但这些天边疆战乱,内地灾情,也是因此遗孤遍野,到处都是户绝财产和无主财产,
这些财产还引发许多民间纠纷等,
武家这些年就收养了许多孤儿,对此还是比较了解的,他提议朝廷官府出面,把属于孤儿、绝户的财产,全都普查登记,然后由官府代为保管。
朝廷专门成立一个检校库,保管这些财产并负责经营。检校库每个月再给那些孤儿发放一笔钱,做为他们的生活费用,
等将来孤儿们长大,属于他们的那笔登记在检校库的财产,则发还给他们。
这也是保障这些失去亲人的未成年人的基本利益。
当然,检校库既然把那些孤儿、绝户的财产登记保管,那会是一笔很大的数目,所以这钱最好是也能生息。
这利息也能做为国家运营检校库,保障孤儿们利益的开支成本,使得检校库更好运营。
当然,检校库不适合自己去放贷,
所以检校库的资金,可以直接交给三大官庄,代为放贷,协定利息。
这样检校库也得益,三大官营钱庄也得利,双赢。
这又是一个利民之策,
李世民当然不会拒绝,
早朝时一宣布,连魏征都觉得没法反对,那么多孤儿,确实存在。而许多绝户也是事实,民间为了吃绝户争孤儿财产,矛盾纠纷也多,吃绝户嘛还仅是吃相难看闹一地鸡毛。
但那些孤儿确实可怜,武怀玉的这检校库计划挺好。
也别那些什么亲戚朋友来争财产了,
让朝廷代为保管他们的财产,朝廷按月发放一笔生活费,谁肯代为抚养孤儿,那就能拿到这笔生活费。
而孩子将来长大后,官府把代为保管的财产发还给他,
多好。
魏征听了都十分感动,
以前,民间孤儿,一般也都只能是由宗族亲戚等抚养照顾,可很多人得不到真正的照顾,甚至有人只是为了得到财产。
但现在设立检校库,代为保管财产,谁也别急,朝廷按月发抚养费,谁抚养谁拿,等孤儿成年,财产发还给他自己。
当然,
天下孤儿并不是个个都还有家产,
所以检校库成立,还可用那些收回的绝户财产,来给那些无产的孤儿发放生活费用,甚至是建立一些孤儿院养老院等福利机构。
如果将天下孤儿、绝户的财产都登记收起来,那不是一笔小数目,存进三大钱庄,利息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