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第二天朱元璋就当面点评了他的那首诗,甚至拿出了一副画,那是宋濂头天晚上写那首诗时的样子,表情神态都画的维妙维肖。
正所谓忠诚不过是背叛的筹码不够。
武怀玉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茶,
可能在皇帝的眼中,武怀玉的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因自己太年轻,却又功高,所以才有意的远离中枢,自放边远,这跟故意贪污枉法的自污类似吧。
放下茶杯,武怀玉长吁一口气。
而对于武怀玉这等顶级的大臣勋贵,一般的监察已经不够了。
事实上,没有几个顶级重臣勋贵,愿意主动离开长安,跑去什么岭南经营。在所有当今人的眼中,那都是得往长安跑,得进京,得离天子越近越好,那意味着离权力也越近。
长孙皇后向李世民提出,要让长孙无忌换他去岭南,
武怀玉摇头,李世民哪可能会拿这种事开玩笑,不过他没说皇帝曾提起过想让琉娘以帝女身份册封公主和亲薛延陀这事,
天很晚了。
未来还有西域和辽东,
皇帝眼里真正关注的都是能够威胁大唐的,
还好,
武怀玉再泡了壶茶,
当第二壶茶喝完,
武怀玉酒意彻底没了,念头也更通达,
今天皇帝给了武怀玉一个承诺,
代表着皇帝彻底把吕宋交给了武家,
“那咱家可就两个县主了。”
“陪陛下多喝了几杯,儿子呢。”
他觉得李世民对他,对武家,甚至对满朝文武勋贵确实很了解,掌握了他们的动向,虽然未必真的无孔不入,但大致是掌握了的。
这算是今天最大的收获了,
一直以来,武怀玉经营吕宋,心中最大的担忧还是皇帝,李世民不说千古一帝,但五百年一出的圣君那肯定当的上。
樊玄符有些意外,
“不会是陛下的醉话吧。”
据说历史上朱元璋对臣子的监视就是无孔不入的,太子朱标老师宋濂因对皇帝有所不满,晚上回家在书房里写了首诗发牢骚,
李世民是个很有能力的皇帝,还是马上天子,一般的功劳固然也盖不过他,但权力总是充满猜忌的。
当然,在皇帝的规划里,吕宋无关大局,所以皇帝也并不需要过份关注,他只要掌握武怀玉对吕宋的看重,知道他一心经营吕宋就足够了。
当然,她们有一些也早向武怀玉坦白身份,就比如妾侍高惠安,再比如妾侍伊琳娜,再比如裴玉奴,除了这几个妾侍,府里内外还有一些人。武怀玉知道,但不敢说完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