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了一圈的承乾上前行礼,“儿臣想深入了解百姓生活,”
村民们排着队,拿着自家的碗盆来打面,
“庄户百姓平时缺吃少喝,肚里也没油水,遇到好东西有机会便想多吃些,不过还是得多跟大家打招呼,别吃伤了,”
“走,朕也来赴你这铡面宴。”
李世民今日便特意带上了大舅子长孙无忌,还有周绍范、侯君集、张亮以及窦静、窦诞兄弟俩,以及秦琼几人,一起来到樊川。
李世民转了一圈,跟瓜洲堡的百姓打着招呼,大家忙着吃面,对这位李公子的父亲,也都是站起来点头打招呼,然后便又蹲下,继续大口咥面。
庭院廊下,还是摆了不少桌的,这些桌主要是安排樊川的那些贵族家来送礼的,主要是各庄头、管事们,也有两边塬畔塬上的一些地主富户们,也都安排上桌。
郑老汉的二儿子郑二官,兴奋的扯开嗓子大喊,然后把准备好的爆竿丢进火堆,他现在被太子雇佣,也成了瓜洲堡的庄丁,一年包吃住,两身衣服加六石稻子,让这小子高兴的几天睡不着觉。
“天呀天,这得吃掉多少面啊多少菜啊,这位李公子还真是大方呢,”
不过武怀玉防止大家吃撑的最好一招,其实是不断提醒每个打面的人,晚上有八大碗,有鸡鸭鱼肉呢,中午可别吃铡面撑着了,要不晚上好东西就吃不下了。
李世民让大家叫他二郎,
稀里呼噜,
一口不等一口,一大碗很快吃完,立马就赶紧又去排队。
同样的铡面,不过他们桌上还有壶酒,武家的地瓜烧。
承乾也咥完一大碗,“给我也再来一碗!”
“看来你是有些乐不思蜀了,这么多天也不回长安,还在这置下庄子,怎么,打算在这里当个地主?”
怀玉赶紧拉着承乾去迎接。
大家收租的时候,都想着法子要堆尖要踢斛,甚至还要拿大斗收租,放贷时又用小斗出,至于其它隐性变相的加租、剥削那是必不可少的,仁慈可当不了地主,也攒不下家业。
节俭,那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传承。
君臣一行人,都是换了便衣。
“今日朕微服私访来赴高明公子宴,大家都注意一下,别泄露了身份,”皇帝笑呵呵道。
那白白的铡面条,混合着蔬菜菜码、肉沫浇头,就连葱花蒜末这些都是那么的香。
“比如?”李世民笑问。
对于他们来说,每一亩地除了代代传承来的,也是靠血汗一点点攒下来的,除了辛勤劳作,便是要节俭,
就如这位姓罗的地主,他家三百来亩地,有几个长工,可妻女也是要养蚕织布的,他自己不仅是个好庄稼把式,更还是泥瓦匠和石匠,甚至冬天还会进山去收山货,
每次他出去干手艺匠活,或是去收货贩卖时,他都会给家里妻儿老小以及长工等量好他们在家的口粮,以及油盐等调料,然后其它的都锁好在仓房,钥匙也是要随身带着的,
假如有时在外延误,没按时回家,那这一家子就得节省着吃或者说去借着吃,
另一位姓梁的地主,家里也有二百多亩地,但他家每月初一十五,都不开火不吃饭,全家饿肚子,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要让子孙晓得饥饿,在冬日里,更是一天就吃一顿饭。
吃的那个香嘞。
除了婚丧嫁娶,这些地主们是舍不得乱花一文钱的,甚至许多地主们,连纳个妾都舍不得。
平时也是半干半稀,只有农忙大活的时候,才两顿干饭,加点荤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