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建设的前提,是能够统一军令政令。
否则,令出多门,朝令夕改。一盘散沙。只有内讧。没有建设。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
“什么”
“中央军部队无法入川。”
“老师,这一条,可能不用管了。让步吧。”
“为什么”
“因为,战争一旦爆发,中央军主力都在前线作战,就算是请求入川,也没办法到来了。”
“你刚才说,很快就要全面抗战,是基于什么理由”
“华北局势,是人都看得出。”
“是啊!危如累卵啊!二十九军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平津一旦陷落,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要反击的。否则,委座的压力就太大了。坐不稳的。”
“反击……”
贺国光沉默。
他知道是要在哪里反击。
张庸才刚刚去西安督察军务,调集三个师去苏州。
而在苏州一线,国军集中的全部都是精锐主力。明眼人都看得出,是要攻击什么地方。
“可是,如果中央军部队不入川……”
“老师,川军很快就会被大量调走。”
“调走”
“对。大批量的调去前线。所有主力都会被抽空。”
“全部抽空”
“是的。全部抽空。刘湘、邓锡侯、孙震等人,都会全部离开川渝,到前线指挥作战。”
“委座告诉你的”
“不。是我自己的综合判断。”
“你的判断”
“从我抓到的日谍提供的情报来看,日寇也在等着我们动手,然后借机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在日寇的国内,还有新罗半岛,还有台岛,日寇军队也在暗中集结,随时增援。仗会越打越大。需要的部队越来越多。”
“你报告委座没有”
“没有。”
“为什么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