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老话,正因为难办,所以才见真本事。谁都能办好的事情,办好了不叫立功,叫分内之事,顶破天算个苦劳。只有那种别人办不好的事情,办好了才叫立功,是功劳。
齐玄素仔细斟酌了许久,还是觉得再头疼也得上。
作为全真道的一员,齐玄素自然也要询问东华真人的意见,哪怕是象征性的。
齐玄素当然可以不汇报,谁也没规定他必须汇报,从职务上来说,他与东华真人并无严格的从属关系。只是牵涉到派系之争,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别人解读,不汇报的解读就是齐玄素有了其他心思,要改换门庭。就算东华真人不这样想,也会有别人这样想,就会造成混乱。
清微真人说的「不必急于答复回去好好想想」也包含有这一层意思,留出足够的时间让齐玄素去请示汇报。
于是齐玄素再次见到了东华真人,在签押房进行了详细汇报。
齐玄素自然是如实汇报,将他与清微真人的谈话一字不落地复述了一遍。这也是齐玄素在涉及到紫微堂时要故意转开话题的原因,如果他当时附和了清微真人,那么现在说是不说?说了,东华真人的反应难料。不说,那就是有所隐瞒。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东华真人听完齐玄素的汇报后,没有任何惊讶——就连齐玄素都能有所耳闻的传言,东华真人没道理会不知道。
东华真人问道:「当时只有你和李至清在场吗?」
齐玄素回答道:「是,清微真人的秘书沈玉卿也只是守在门外。」
东华真人沉默了片刻,又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接到的通知?」
齐玄素道:「今天一早,十分突然……」
齐玄素有意停住,东华真人却没有接言,签押房内的沉默便有些瘆人了,压力陡升。
只是齐玄素并非当年那个七品道士,也不说话,就这么扛住了。
沉默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东华真人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并主动打破沉默:「到底是经历过生死的人,有静气,这很好。说句题外话,当年我也曾这样问过剑元,我,一则是不知道开棺验尸的结果,不到万不得已,北辰堂也不能跑去挖坟验证。二则是清微真人还要用齐玄素,并不想做文章,他收到报告后的沉默态度,让许多揣摩上意的北辰堂之人不敢轻举妄动。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自作聪明,更不要在摸清上面真正态度之前打着为上司排忧解难的旗号自作主张。其实就是摸清了上司的态度,如果不是为了讨好上司,那也没必要过于表现自己,真要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没有白纸黑字的凭证,谁来担责?
现在看完齐玄素的汇报,清微真人弄明白了很多事
情,原来齐玄素开棺验尸是因为这个。也明白,齐玄素汇报之后,就意味着齐玄素补上了这个破绽,让别人失去了做文章的机会。
不过清微真人并不惋惜,这本身就是一种交换。
清微真人放下这份书面报告,当着齐玄素的面,用朱笔在这份报告上批了一行字。
因为东方的书写习惯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所以是纵向为「行」,横向为「列」,比如热泪两行,眼泪可是竖着流的,没有横着流的。还有一行白鹭上青天,行也是竖着的。
西方的书写习惯是横着写,所以西方刚好与东方反着。横向为「行」,纵向为「列」。许多人受到西方的影响,常常混淆行和列的区别。
这一行字便是竖着写的:「请左辖司尽快查明。」然后另起一行,是清微真人的签名和日期。
然后清微真人把沈玉卿叫了进来,把这份报告交给沈玉卿:「原件存档,副本转给陆副堂主,速办。」
「是。」沈玉卿应了一声,带着这份报告退了出去。
这无疑是一种态度。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清微真人行使他身为掌堂真人的建议权,向金阙提议由齐玄素担任北辰堂首席副堂主,然后金阙讨论通过,正式免去齐玄素的婆罗洲道府首席副府主职务,再正式任命齐玄素为北辰堂首席副堂主。
因为走程序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齐玄素要做的就是安心等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