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姚广孝却并没有多么醉心名利,而是屡次在暗中帮助朱允熞出谋划策。
“殿下说笑了。”
“以殿下如今的权势声望,又哪里需要我区区一个野和尚来相助?”
“而且如今朝中英才济济。”
“杨士奇、杨溥、杨荣,三杨之名,渐渐盛行于朝堂,而蹇义、暴昭等人也可谓是青年俊杰。”
“而礼部尚书詹微,也是名副其实的老狐狸。”
“大明朝堂又怎么会缺我这么一个家伙?能偶尔同殿下闲聊几句,便已经满足在下所有心愿。”
“而且如今百姓日报蒸蒸日上。”
“每日都有无数趣闻、新闻,自天南地北传来,贫僧光是看这些都还来不及呢。”
朱允熞笑着点了点头。
随着大明的交通越来越便利。
百姓日报已经不仅仅只是涉猎京师周遭应天府或者松江府的事情。
而是天南海北,甚至海外的消息,也不乏刊登于上。
已经成为了大明百姓了解天下事、世界事不可或缺之物。
“那正好,孤这里正有一件事情还望见闻广阔的道衍大师,给予指教。”
朱允熞笑着说道。
随即,将自己心中关于陆权和海权的事情,说来给姚广孝听。
一开始的时候,姚广孝本来还是笑着。
还想同朱允熞继续开开玩笑,说自己的见闻,又怎么比得上殿下?
可逐渐,姚广孝便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华夏千古之变,或许就在这个根源之上!或许就在这个症结之上!
“殿下所言。”
“实在是冲击到了贫僧生平所有的认知!”
“原来。”
“思考家国之事,竟然能以如此宏大的格局,纵观千百年之变!”
“着实让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