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只要往水池里倒水就行。
陶立看得感慨,儿子是真聪明。
琢磨着,想找村长,一起写了份书简,投交给官府。
山崎连忙制止,这种事情让官府知道,官府笃定李代桃僵,到时候什么好处都不会有,反而会有灭顶之灾。
陶立一想,也有些后怕,遂绝了念头。
不过村民把水架学了去,田里很快到处都是,并且传到了其他村落,也传到城里。
官府派人来查,大家争抢着承认,以至于查不到源头。
官府上报朝廷,巡查使很快到了。
一个月后,朝廷特使来采风。
三月底,圣旨下来了。
县里获得一块御赐的匾,写着流芳百世。
可以立功德坊,把匾供起来。
还有一份铁书,刻着德山县,献农技,滴水灌溉的事情,还配了一份滴水灌溉的图。
可以立祠堂,世代供奉。
陶立在家郁闷,这种好事,本来应该是陶家的,至少能够得个五品散官,还有百亩永业田。
山崎劝说,福祸相依,安分守己就好,不差那官职田地。
“儿啊,你不懂!”
“孩儿他爹,你好好歇着吧,实在郁闷,就去干活儿,少说话多做事,也不知道你在商会跑来跑去,都学了啥。”
陶立被老婆教训,更郁闷了,没话说,干活儿去。
家里五亩田,要不停的除草,真是干不完的活儿。
父子俩抽空在院子旁建了一个竹院,将来给陶垣娶媳妇。
忙到雨季,也闲不下来,要去关心田地。
干了不行,涝了也不行,倒了要扶。
陶立厚颜与妻子商量,明年不种了。
吃藕与菱角吧,把藕与菱角磨成粉,做成饼子,一样能吃饱。
最重要的是,不用辛苦的种。
张氏笑丈夫懒,陶立也受了,反正就是多年没种地了,实在干不来了。
笑着闹着,雨季过去,流民果然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