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年集中兵力,拱卫中部,造成中部安稳。
安稳的后果就是,不担心出事。
如此就敢放心大胆的做些,平常不敢做的事情了。
比如,贪。
皇帝思索着研究奏折,对比密卫的报告,大致总结出了当下的情况。
中部权贵众多,大家占了很多田地。
但花销大,尤其是如今各地到处缺人,导致各地物产不丰,交易起来就是物少价高。
大家为了维持以往的规格,为了维持脸面,就只能靠卖粮食赚钱,而这粮食都是田里的。
如此,就盘剥佃户。
而官府那边,由于安稳,就把粮库的粮食卖了,名义上是腾出陈粮换新粮。
结果遇上了不安稳的天灾,新粮没上来。
佃户家都没有余粮糊口,粮价还飞涨,大量百姓缺粮,这就迅速闹起来。
想阻止,要么给粮,要么杀。
粮食是真给不了,除了西部有余粮,各地粮食都多,否则也不会买粮了。
皇帝很无力,一半是气那些贪心不足,一半是感慨运气。
防来防去,没防住自己。
而镇压,让活着的百姓迅速向各地逃窜。
不想饿死,就得快跑。
中部人口大量流失,可以说是百业萧条。
现在不是打西部的问题了,是担心西部打过来了。
皇帝琢磨着,把宁安王的封地还给他,以示联手的意思。
目标自然是他儿子,西都的刘子镛。
宁安王上书感谢,虽然没说什么,但意思点到了,愿意帮天下安宁出一份力。
兄弟俩筹备,怎么打倒刘子镛。
战争是不要想了,胡人大军在那边无聊的种地呢。
只有刺杀,只不过找谁去呢?
派人去东海拜访闪雷剑,大宗师排名天下第三,剑客中的天下第一快剑。
“与刘子镛比剑?不去。”
“能知道为什么吗?”
“他太年轻了。”